當劉協隨中軍來到鄴城時,楊彪率眾將迎接。
沒人再敢把劉協當作鼓舞士氣的擺設,關羽、張飛幾人身上的魚鱗鎧甲也不再刺眼。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直奔縣衙,這次,劉協堂而皇之與盧植並坐上首。
盧植拜中郎將,他是鎮北將軍,從官位上比盧植高,再加上皇子身份,代天子出征。
雖然出征已來,一直以盧植為首,劉協從不過問軍務。
但自從滑縣一戰,事情開始慢慢轉變,關羽三人大破滑縣,黃巾軍不戰而降,隨後三人揮軍浚縣,浚縣黃巾軍望風而逃,直接退往內黃。
內黃一戰而下,黃巾軍四散潰逃,漢軍連戰連捷,士氣如虹,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在軍中封神。
軍中將士皆知三人是劉協嫡係,出征之日,曾同他一起登上點將台,關羽更是在點將台上殺左豐祭旗。
劉協的威望隨三人水漲船高,軍中將領再也不敢小覷與他,紛紛收起玩味戲謔的眼神。
自從鄴城一騎入內黃後,劉協的威望徹底蓋過盧植,可說是如日中天,一門四嫡係接連封神。
張遼之功更是受到盧植親口大加讚賞,稱其既有統帥三軍之謀略,也有勇冠三軍之猛力。
今日縣衙內,還是那個座次排位,如果非要說哪裏不同,洛陽禁軍將領顯得十分低調,而坐在左手邊的劉協嫡係,一個個鋒芒畢露。
劉協微微額首,示意盧植可以開始。
盧植舉起酒杯環視眾將,“出征已來,吾軍連戰連捷,大破黃巾軍,眾將勞苦功高,子幹在此先敬諸位一杯。”
盧植說完一飲而盡,堂中眾將連忙起身舉杯,“爾等不敢居功,全仗兩位將軍用兵如神。”
劉協不喝酒,端起茶杯,以茶代酒,“吾代父皇敬諸位將軍。”
眾將正要跪呼陛下萬歲,劉協搶先一步,道:“軍中不用行虛禮,諸位將軍請坐。”
眾將重新落座,盧植繼續道:“今日犒賞三軍,軍中將士肉管夠,凡司馬以下立大功者官升一級,凡司馬以上立大功者,傳書入洛上報軍功。”
眾將麵露喜色,三路大軍出洛陽,朱儁、皇甫嵩大軍被困長社,隻有盧植率領的大軍連戰連捷,捷報頻傳,雖然洛陽的封賞未到,但肯定是少不了。
盧植望向劉協,劉協會意,朝廷的封賞未到,兩人不可以封官,卻可以賞錢財,“騎都尉宗元聽賞。”
想不到自己是第一個受封賞的,宗元連忙出席聽賞,知道二皇子不喜下跪,深深鞠躬,“末將在。”
“騎都尉宗元大破朝歌,取得出征首戰大捷,賞銀五百兩,絹三十匹,蜀錦兩匹。”
宗元大喜,作為禁軍騎都尉不缺錢財,卻想不到劉協直接賞賜蜀錦,蜀錦作為皇家貢品,可不是誰都能有,就算有也不敢做成衣服穿出門,漢室最講規矩,官職不夠穿蜀錦視為越矩。
“謝將軍賞賜。”
劉協微微點頭,“副將楊彪聽賞。”
楊彪並無太多喜色,雖然大破鄴城,全程卻像張遼一個人的戰爭,自覺沒有太大功勞。
“副將楊彪突襲鄴城,破軍三萬,以不足一千的傷亡攻下鄴城,居功至偉,賞銀千兩,絹百匹,蜀錦十匹。”
楊彪茫然的望向劉協與盧植二人,大破鄴城是張遼之功,自己賞賜為何如此豐厚?
盧植微不可察的輕輕點頭,楊賜突然心領神會,“謝將軍賞賜。”
劉協繼續封賞,“袁遺、袁胤上前聽賞。”
兄弟二人對視一眼,聯袂出席,“末將在。”
劉協掃了二人一眼,眼中寒光轉瞬即逝,“袁遺、袁胤夜戰黃巾軍,戰功卓著,賞銀五百兩,絹十匹。”
兩人當即謝過,袁氏四世三公不缺錢財,兄弟二人要的是軍功、官位。
一連串的封賞,坐在右側眾將基本人人有份,皆大歡喜,唯獨坐在左側的關羽等人不見封賞。
四人功勞最大,當然放到最後封賞,除了少數幾人,皆投去羨慕的眼光。
劉協微微一笑,望向左手邊的嫡係,“周倉、左髭丈八、黃龍聽賞。”
三員黃巾大將投降後,全部被劉協收入麾下,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黃巾軍將領周倉,他選擇跟隨關羽。
知道選擇周倉跟隨關羽後,讓劉協不得不感歎,曆史的車輪不管如何變軌,有些事終歸不期而遇。
“屬下在。”
三人作為降將被劉協收在身邊,在軍中並無官職,故稱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