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3 / 3)

因為危險,很少有遊人願意選擇這條道路進藏。而缺乏旅遊業的刺激,這條道路更日益荒廢和偏僻。每一年都有大量的死亡記錄,山穀間遊滿亡魂。

微藍大叫一聲。車身擦著巨石與懸崖間的狹隘道路飛速而過。她的想象已全部破滅,而噩夢,才剛剛開始。

微藍再也無法睡覺。道路的顛簸狀況實在無法令人合眼而眠。即便睡神如微藍,亦隻得眼睜睜看著我們在巨石與懸崖的縫隙中穿行,在前夜泥石流留下的汙泥與水塘中艱難跋涉。有時,我們爬越亂石堆起的小山。有時,我們在河流般的山洪中行走。

很快我們有了夥伴。一群騎車的青年,和一輛廣東牌照的本田。自行車在這條道路上有巨大的優勢。再崎嶇的路,他們隻要下車推行,很容易就過去了。而我們的車必須冒著跌下懸崖的危險,開動四輪驅動,費力地越過塌方的高坡。至於廣本,他們隻適用於城市的低底盤,使得下車修路,成為常見的風景。

或許滇藏公路至今的勉強暢通,便是依賴著這些不得已而義務修路的人們。那幾個廣東仔,用一把被微藍戲稱為標準民用向日葵種植鏟的小型折疊鏟,一寸一寸地鋪平突兀與亂石嶙峋的道路。而僅在幾十米外,更高更陡的塌方尚且等待著他們。德欽至芒康二百一十四公裏的漫長道路,令他們的行為看上去有些像愚公。

而自行車隊一次次地越過我們。在稍微平坦的段落上,我們又一次地追回。我們與他們,並無一句言語,卻已似相熟的夥伴。在廣本終於遠遠不見了之後,我們與他們彼此提醒著,這裏是人間。因這一路,再亦不得見村落與人煙,唯有望不見邊緣的峽穀與山峰,與坎坷而蜿蜒的所謂公路。

中午時我們到達梅裏雪山向北後的第一個村子,名字叫佛山。微藍笑說大約已在幾十公裏後的廣東仔們,到這裏看見這個名字,會否有回到老家的感覺。道路左側有稀稀落落的十幾戶人家,一個采石場,和一個集飯店、居民活動室、路過司機休息與交流大廳和旅館於一身的茶館店。茶館店門口已停了兩輛車子,一輛是當地牌照的北京吉普,一輛是福建牌照的現代小越野。店門口一溜煙坐著幾個藏民,一群喇嘛和兩三個遊客模樣的三十多歲男子。不用牌照的幫助,連微藍亦可輕易地判斷出他們是福建人,因為他們說著一口卡卡的普通話。比如,今天的昏不大。

我們亦停住。司機紮西開始用藏語和喇嘛們聊天。我們聽不懂。隻是出了車廂,把身體暴露在,高原正午的陽光下。

在佛山停留。我們本以為,喝口茶即可上路。我們尚不知,在這條路上,這樣的村子最重要的意義,是交流前方路況。

紮西和藏民們聊了許久,告訴我們,得等。前麵的路,已過不去。

得等多久,沒有人知道。隻是看見一輛吉普從路上駛過,許久後,又折返了回來。上麵的藏民加入了我們等候的隊伍。

一個藏民用不好的漢語告訴我,得等到對麵,有車開過來。

但是始終沒有。我們望著日光的移動,喝著粗糙的土茶。隻有自行車隊悠閑地輕過,向前。他們不會回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