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這個故事,是關於旅行的。

關於旅行中的離人與時光,關於旅途上的決絕與流離。關於沿途那些光陰翻卷的溪流和山巒,在某個時刻,輕輕地碰觸。關於那些遊走於邊緣和彼岸的人與事,他們的背後,有雲卷雲舒。

關於愛、背叛、傷害和重生。

我想我永遠會記取那些夢境般的斷片。直到有一天,它們融化成泛黃的默片。黑白的八毫米,依稀有卡薩布蘭卡,沉醉於駝鈴中的影子。

可是我該從何處說起。

也許我該從頭說起。

那是去年夏天。像所有的去年夏天一樣。帶著熾熱的洶湧,回憶的酸甜味道,和著西瓜與蟬鳴。似乎從我們出生開始,去年夏天,便應是這種味道。

去年夏天,我結束了一段曠日持久的戀愛。所有戀愛終結,都和夏天有關,一如所有戀情的開始。那結束的一段,伴著永遠離去的青蔥校園,永遠不再來的,是爭吵後再擁抱的勇氣,一起坐上絕塵而去的搬家卡車。

隻有她年初訂的時裝雜誌,準時得令人傷心地,在七月的第一天,仍然出現在信箱裏。

無趣而千篇一律的購衣攻略,聒噪而弱智的時尚指南,低級趣味的明星訪談,一如既往。還有一個顯然很無趣的男子,每次坐堂醫生般地解答情感問題。

每一次,他都把話題扯到足夠遠的彼端。湊夠版麵字數後,讓所有人似懂非懂地看著有道理。我斷定,生活中的這個所謂情感專家,想必三十多歲,單身,頭有點禿。瘦得有點敗,愛擺腔調,所有戀愛記錄都是徹底失敗。或者,根本就是個同性戀。

這一期的標題:「你的心靈旅行,尚未開始」。永遠這麼做作的標題,某種精致而不動聲色的假大空。

這個時代的媒體文字,大抵一律如此。所謂小資與品位,基本上,便是這樣精心包裝過的虛假、大話和流動卻不可見的空氣。這是,這一代人的疾病。

來信中的故事老套,像所有如今流行的小說,同樣的內容。某次旅行。對丈夫的背叛,雪山下的迷離一夜。心中的掙紮與內疚,欲望與貪婪。

隻有那座高原小城的名字,讓我輕舒一口氣。

大理。

印象中的蒼山、洱海、蝴蝶泉、風花雪月,總帶著一點點夢幻。神秘的古老王國,僧侶與權杖,天龍八部與絕世美人。曼陀羅花。

總算,不是俗氣到底的麗江或陽朔。我安慰自己的心。雖然,我們也無非是在媚俗的空氣裏,找一兩個看似與眾不同的氣泡罷了。

我打電話給卡卡。

這是一個極受女孩歡迎的男人。十七歲的時候,他離開福建老家,四處流浪,搞搞文學和攝影。十八歲定居大理,出家做了和尚。當然,隻是名義上的和尚。

這種經曆對於二十歲以下的小女生,幾乎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電話那頭照例是古怪的佛教音樂,各種口音的女子說話的聲音,卡卡帶著某種疲倦和自豪的語氣。快來這裏吧,包吃包住。

我正要開口詢問,那邊傳來四川口音的女人聲音,卡卡,快來,輪到你了。

隨後是某個我能夠想象的狂歡場麵,和掛斷電話後的忙音。

不過這已足夠。對於一個剛遭到失敗戀情,又熱愛那些高原古城的男子而言。

這些天,梅子黃時。上海滿是雨水。

這份溫暖的潮濕,讓我想起童年。江南的小鎮,青灰色的磚牆,淋滿雨水和青苔。老宅的門口是高高的木門檻,對麵便是湖水,很多的鴨子與鵝。梅雨的季節,總會帶來落單的白鷺。十裏的荷花。

女小囡的羊角辮,關於采蓮的歌謠。很多個夜晚的夢,被雨聲驚醒。

聽見歎息聲,穿過年歲的悠長。亦有爭吵與不屑,融在酥軟的泥土中。所有的畫麵,都是綠和藍。

這個夜晚,我的夢又被雨水驚醒。

梅雨打在鋁合金的窗架上,空調外機上,晾衣服的竹竿上。不遠處,誰家一件孤零零的白汗衫,被淋在風雨裏。它被主人遺忘了,上麵濕透的HelloKitty依舊頑固敬業地表演著裝可愛的神情。

隔著二十三層,樓底下的燈光模糊而看不清楚。卻依然有塑料袋在風雨中孤獨地飛舞。

高層建築是這個時代的罪惡,培養自私與冷漠的溫床。巨大的蜂巢。鋼筋水泥的貧民窟。可依然有百萬千萬的人,為了這樣一格窗戶,奮鬥終身而不得。

想到房價,便令人打個寒戰。我相信,這座城市裏的大多數人,想到這裏都會如此。

那個我稱為房東的人,一個肥頭大耳的中年男子,每個月都會和藹地敲開我們這一層所有的六扇房門,向每個租房者收取昂貴的房租。稍有拖欠,他也會笑著說沒事,下個月一起給好了。當然,若你拖欠太久,他亦會毫不留情地把你掃地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