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年後串門(1 / 2)

牛敢就在新辦公室熬到了元旦,然後就離職了,或者說失業了,因為招聘的高峰是年後而不是元旦以後,所以牛敢隻能在家待業。家裏人都理解牛敢,沒有什麼怨言,反而安慰他說就當養身體了,明年再換個好工作。

辭職在家的牛敢沒人敢惹,怕什麼話會傷到他的自尊,就算在床上,以前李晴總是怕他傷沒好利索不敢隨他折騰,現在也任由他發瘋,結果李晴發現牛敢心裏有沒有受傷不清楚,但身體上比以前好的時候都強百倍。

由於牛敢住院花費了不少錢,為了省些費用,今年的春節牛敢他們不回老家了,所以年後早早的就去李晴家拜年。姑娘帶著女婿孩子回娘家一般都會選在初二,這天老丈人家裏會專門為女兒準備餃子,隻可惜李晴父母都不在了,她們隻能吃別人代勞的。春節期間長途汽車大多停運,一年裏好不容易歇兩天,坐汽車很不方便。而且牛敢他們自己沒有車,隻有李晴有個駕照也沒地去借車,所以隻能等到初三長途汽車通了他們才能去李晴的老家拜年。

初三一大早牛母早早的就準備好了早飯,吃過早飯後牛敢夫妻二人抱著孩子拿著拿大包小包的禮品就出發了,不管有錢沒錢,牛敢不希望在禮數上被別人挑出毛病。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小彩衣已經顛簸的昏昏沉沉的睡了好幾次才到了李晴老家的縣城,然後再花高價找個黑車將他們送到李晴家所在的村子。

李晴的娘家是個有名的旅遊區,當初抗日這裏出了很多的英雄,當然這裏的漢奸更是全國出名,而且還被編成了順口溜,現在很多抗日的電視劇還到這裏來取景。村子是一個半水上的村落,三麵環水,隻有村子西麵有一條路通往外麵。

可能是村子裏陸地的麵積有限,所以村子裏的房屋坐落的特別緊湊,和牛敢老家那種東北大院比起來看著特別擁擠。這也是牛敢經常抱怨的地方,隻有一條條狹窄的巷子,別說過車了,就是過個三蹦子都不現實。如果對麵來人了,兩個都是和他這樣體形的就很容易過不去,需要先找個寬綽的地方讓一下。

下了車李晴抱著孩子在前麵走,牛敢拎著大小各種禮盒在後麵跟著。孩子都這麼大了,牛敢來過這裏這麼多次必須有人帶著,不然他找不到路,橫七豎八一條接一條的巷子,七拐八拐的就不知道自己在哪了,更別提自己要去的是哪裏了。李晴的家在村子的最南麵,門前就是水域,出門坐船比坐車方便,據說以前這裏是一片墳地,後來村子裏住不下才把墳遷走改成了宅基地,現在附近也是住的滿滿當當。村子裏的人家都是關係套關係的親戚,所以一路上牛敢就聽著李晴的指揮不斷的和見到的人打招呼,不是叫叔就是叫伯伯的,而且還衝著一個被抱在懷裏的孩子喊了聲爺爺。

李晴的父母過世的早,所以才便宜了牛敢,不然以他的長相和身材真的配不上李晴,更別說他那不討女人喜歡的嘴了。可能是緣分使然,李晴母親過世後心情低落,恰巧遇到去她們公司辦事的牛敢,等著她們批款走手續的時候牛敢以父親離世時自己的悲情過往打動了李晴那顆滿是傷痕的芳心。結果,錢沒要明白,倒是把女朋友追到手了,而且兩個人感情升溫還挺迅速,相處了幾年後李晴就不顧家人反對嫁給了牛敢這個窮小子。

現在李晴家的老宅是由她妹妹李昀一家住著,依水架橋在船上開了個很有特色農家院,利用自己的船做起了水上人家,隻是現在是冬季,水麵都結冰了,更談不上接待客人了。李晴的爺爺奶奶都健在,李晴的父母過世後他們跟著李晴的兩個叔叔家住,隻是李晴的叔叔都在外麵做買賣經常不在家,所以現在大多時候都是和李昀她們一起住,而且三家房子都是前後挨著的,反正都是一家人,倒也算過得融洽。

李晴他們到的時候才剛剛十點多,李昀正在堂屋裏一邊看孩子一邊擇菜,因為她高中沒畢業就在當地做起了服務員,慢慢的認識了廚房的學徒楊明並且日久生情,所以結婚比李晴還早兩年,孩子也比小彩衣大了近兩歲。李晴的妹夫正在廚房裏做菜,就等著她們一家子來能好好聚聚。

見姐姐、姐夫抱著孩子來了,李昀忙放下手裏的菜把她們迎進了屋裏,還是李晴以前的房間,她早就給收拾好了。李昀的老公楊明也放下手裏的活計大聲招呼:“你們先坐著歇會,灶上還燒著菜,我把菜弄出來咱們就吃飯。”說完就著急忙慌的回到了廚房。李晴的爺爺奶奶快八十歲的人了身體還很硬朗,天天沒事出去就玩八圈呢,吃完早飯就出去了,而其他家的人也都玩的玩串門的串門,都不在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