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去寫,完全是因為錢。
蘇然是個“城市留守兒童”。小時候父母離異,又各自組了新家庭,養了新孩子,也就無暇顧及蘇然。她跟著外婆長大,逢年過節,母親來探望外婆時,順便給她買點衣服用品,父親則是一年才給一次錢。
外婆天性樂觀又極護犢子,但凡有人敢說蘇然沒人要之類的話,她一定衝上去把人罵走。而且外婆從不抱怨,有時候蘇然問起父母,外婆還會把他們誇成英雄一樣。
“你爸媽特別了不起,接了很多重要的任務,離開他們不行,所以沒時間。”“他們當然愛你,就是工作太忙了,有空肯定會來看你。”
感謝外婆,小小的蘇然才沒有因為父母離異留下心理陰影,和同齡孩子一起瘋玩著長大。
隨著年齡漸長,她慢慢明白。沒工夫來看她,那還可以給錢啊,錢都不給,還不是不想要她。隻是她樂觀大咧的性格已經形成,就沒太往心裏去,畢竟和外婆一起生活也挺快樂的。
唯一的不好,就是錢少了點。娘倆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外婆微薄的退休費,除此之外就是父母偶爾發善心給點生活費。
蘇然上中學後,社交需求漸漸多起來,平時也想有個零花,但又不好意思向外婆開口,至於父母那,她想都沒想過。
就像外婆常說的:“誰的日子都不容易,咱娘倆過得不錯,就別老麻煩他們了。”
初中時有段時間,學校流行編工藝繩。有些同學沒時間去買繩,就拜托蘇然幫忙跑腿。蘇然欣然答應,那陣子,她放學就跑到小商品批發市場,買上一堆五顏六色的手工繩,第二天再帶到學校。
一開始是同學過意不去,給錢時主動把零頭湊個整。後來,蘇然跑一次就在總價上賺個五六塊。
有了這回的經驗,蘇然像是開了竅。每當學校流行某樣東西,她就跑去市場批些來,稍加點價,也不多賺,同學們都能接受。到開學前,她就批些書皮文具作業本之類的,她的想法是,反正自己也要用,賣不掉不會浪費。
慢慢地,同學們就習慣到蘇然這買短缺的學習用品。
這以後,蘇然的零花錢基本都是自己賺出來的。不夠揮霍,畢竟學習才是主業,但偶爾參加個同學聚會還是可以的。
多虧了她賺錢早,又不亂花錢,大三那年外婆去世後,她才能勉強維持住生活水平。
高中時,她繼續這一套小本經營,美滋滋地賺點小錢。
高中同學藏龍臥虎,就說她的同桌,一個性格非常好的學霸,在雜誌上發表了幾個短篇小說,據說一篇稿費就大幾百塊。
蘇然粗粗一算,媽喲,一個字都快一毛了!想她每次辛辛苦苦地運點小玩意到學校來賣,一個學期下來也就能掙個幾百塊,人家隻要坐在那寫點東西,大幾百就到手了。
於是,她虛心向同桌請教:哪種小說又好寫又來錢快?
之所以會去寫,完全是因為錢。
蘇然是個“城市留守兒童”。小時候父母離異,又各自組了新家庭,養了新孩子,也就無暇顧及蘇然。她跟著外婆長大,逢年過節,母親來探望外婆時,順便給她買點衣服用品,父親則是一年才給一次錢。
外婆天性樂觀又極護犢子,但凡有人敢說蘇然沒人要之類的話,她一定衝上去把人罵走。而且外婆從不抱怨,有時候蘇然問起父母,外婆還會把他們誇成英雄一樣。
“你爸媽特別了不起,接了很多重要的任務,離開他們不行,所以沒時間。”“他們當然愛你,就是工作太忙了,有空肯定會來看你。”
感謝外婆,小小的蘇然才沒有因為父母離異留下心理陰影,和同齡孩子一起瘋玩著長大。
隨著年齡漸長,她慢慢明白。沒工夫來看她,那還可以給錢啊,錢都不給,還不是不想要她。隻是她樂觀大咧的性格已經形成,就沒太往心裏去,畢竟和外婆一起生活也挺快樂的。
唯一的不好,就是錢少了點。娘倆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外婆微薄的退休費,除此之外就是父母偶爾發善心給點生活費。
蘇然上中學後,社交需求漸漸多起來,平時也想有個零花,但又不好意思向外婆開口,至於父母那,她想都沒想過。
就像外婆常說的:“誰的日子都不容易,咱娘倆過得不錯,就別老麻煩他們了。”
初中時有段時間,學校流行編工藝繩。有些同學沒時間去買繩,就拜托蘇然幫忙跑腿。蘇然欣然答應,那陣子,她放學就跑到小商品批發市場,買上一堆五顏六色的手工繩,第二天再帶到學校。
一開始是同學過意不去,給錢時主動把零頭湊個整。後來,蘇然跑一次就在總價上賺個五六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