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7章 利用飲食控製體重(1 / 1)

肥胖與高血壓關係十分密切,是高血壓的發病原因之一。肥胖者減輕體重即可使血壓下降,頭痛、水腫、蛋白尿和呼吸困難等症狀都得到緩解。因此,要充分認識超重、肥胖的危害性,自覺地與醫生配合,有效地控製體重。

減肥的方法主要是控製飲食和增加體力活動。

如何控製飲食呢?一般來說,輕度肥胖者一日三餐的進食量,可以不必過分嚴格控製,但要避免額外食物攝入,如點心、糖果及含糖飲料等。同時,注意適當增加勞動和體育運動強度,每月減輕0.5~1公斤體重,直到恢複到正常標準。中度以上肥胖者,應嚴格限製飲食,除盡量采用低熱量食物外,還要大大減少食量,可以從每日減少主食100~150克開始,食量大者,可以從每日減少150~250克開始,並應限製高脂肪、高糖類食品,再根據體重和其他反應加以調整。其次要節製薯類、肥肉以及油脂多的幹果和油料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等低熱量食物,既可減輕饑餓感,又能供給充足的無機鹽和維生素。

在控製飲食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切忌急於求成,否則會發生營養不良,頭昏眼花,四肢無力,致使體力活動減少,不但達不到減肥的目的,反而會增加體重。因此,在減少主食時應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以增加熱量消耗,提高減肥效果。

控製體重要長期堅持,如果減肥後停止控製飲食,體重會很快恢複到原來水平,甚至更胖。同時,還應長期堅持體育運動和體力勞動,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減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