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成人病盯上孩子與日常不良習慣有關(1 / 1)

多坐少動、飲食不規律、長時間上網或學習……一些醫學專家提醒家長,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導致他們過早地患上以往隻有成年人甚至老年人才得的各類疾病:頸椎病、癌症、脂肪肝、糖尿病、肥胖、失眠……隻有改變那些不良生活習慣,才能遠離成人病。

1.小小年紀會“憂鬱”

5歲的美美隨父母從浙江來到上海。在幼兒園裏,美美由於語言障礙而很少與其他小朋友溝通,結果沉默寡言,甚至還引發兒童多動症。兒童心理醫生說,美美已經有兒童憂鬱症的表現。

專家認為,治療兒童憂鬱症,首先要改變對孩子的不正確態度。同時,家長要盡量多安排他們參加集體活動,增進他們和同齡兒童的交往,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

2.癌症患兒排成隊

日前,上海市兒童醫學中心接診了一個7個月的患兒。該患兒身體各部位均正常,家長無意間在其肚子上發現一個包塊,經超聲波檢查證實孩子患上了腎癌。由於看癌症的患兒絡繹不絕,小兒腫瘤科隻能想方設法增加床位。

統計表明,惡性腫瘤的發病有上升的趨勢,尤其是惡性腫瘤患者“年輕化”傾向,在臨床中越發明顯。

3.十齡童得了脂肪肝

脂肪肝的發病如今也呈現出低齡化趨勢,不少醫院都查出了10來歲的脂肪肝小患者。這也是由於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現代疾病。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飲食、臨睡前加餐等均是發病因素,加之平時又缺少鍛煉,使體內營養過剩,最後導致脂肪肝病發生。

對於兒童或青少年脂肪肝患者,專家認為最主要的是要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少吃多動、注意鍛煉是良藥。

4.兒童肥胖令人憂

剛8歲的蘭蘭,體重已達50公斤,平日裏她的飲食頗為豐富,僅一頓午餐就能吃半斤米飯、3個雞腿、1斤牛奶。但一到體育課她就傻了眼,稍微一動就氣喘籲籲,胸口發悶,給學習和生活都帶來很大影響。經醫院檢查,蘭蘭為肥胖病。

肥胖病專家指出,隨著青少年肥胖的增加,在青少年中Ⅱ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也顯著上升,二者存在明顯關係。

5.寶寶晚上睡不著

小沈的兒子才9個半月,最近隻要晚上9點左右帶他去睡覺,他總是哭得很傷心,但如果父親駕車帶他出去兜風,他馬上就“哭臉”變成“笑臉”。據小沈說,有一次晚上寶寶又哭又鬧睡不著覺,無奈之下,家長“出此下策”,結果從此往後,寶寶便染上了夜生活的壞習慣。

專家教授表示,寶寶臨睡前不能讓他過於興奮,更不要讓寶寶學父母熬夜。

6.寶寶竟得糖尿病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內分泌科曾發現一例年僅6個月的糖尿病患兒。經小便化驗檢查,發現患兒尿糖含量高,最終證實其患上糖尿病。近年來該科每年檢查出20餘名患糖尿病的嬰幼兒,在過去從沒出現過。

專家提醒廣大家長,當發現孩子有不明原因的口渴、消瘦、遺尿、胃口不佳或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時,一定要帶孩子找專業醫生進行檢查,排除糖尿病隱患。

7.男孩患上頸椎病

以往一直是成人“專利”的頸椎病,眼下開始有了低齡化趨向。9歲的軍軍是一名小學生,自從8歲時學會了電腦上網,玩遊戲就成了他的愛好。半年前,軍軍經常感覺頭痛、頭昏,於是被父母送到了醫院。拍片一檢查,竟患了“頸型頸椎病”。

對頸椎有問題的孩子,要堅持做頸部體操,否則隨著年齡增長,病情會加重,同時上網、寫作業要定時,一個多小時就得運動運動。

8.胃病出現“嬰兒化”

3歲的毛毛患有胃炎已經有半年多了,雖然母親一直帶著孩子去醫院治療,可是始終沒有完全治愈。不過,對於毛毛的病因,看到了毛毛奶奶為他準備的那張食譜便會知道大概的原因了。毛毛每天除了正常三餐外,大、小水果和零食不計其數。

專家建議家長,一定要幫助兒童改變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不要給孩子過分施壓。要教會孩子進行自我調節、自我適應和自我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