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
悠揚熟悉的旋律在耳際響起,穿著黑色西裝禮服的新郎看著教堂內的新娘由遠而近,在父親的陪伴下一路走來神聖而莊嚴的教堂。
短短的距離既有著父親含辛茹苦的不易,也有著新郎新娘的點滴記憶。從相識到共織愛戀,甜蜜中帶著苦澀,苦澀中有著多少共同編織的愛意,讓人百感交集。
不要誤會!
那個在教堂中央,神父麵前始終掛著陽光笑容的新郎不是他—張斐,而是他的好朋友。
他不過是新郎的配角,也就是俗稱的伴郎。隻是他做伴郎的次數比別人多了些,就連張飛自己也忘記了確切的次數,印象中應該是20+吧!
身邊的朋友對張斐的伴郎戰績嘖嘖讚歎,卻不知20多次的伴郎生涯裏唯一讓他感到遺憾的是始終無法從配角提升為主角,終結單身記錄。
張斐。不是字翼德,更不是三國時期蜀王劉備的好兄弟,自然也不是傳說中的猛張飛。
他沒有猛將張飛的威武霸氣,卻多了幾分溫文儒雅。
好吧!或許嚴格說來沒有那種女人為之尖叫,男人為之痛哭的傾國之姿,卻帶著幾分清秀雅致、溫文爾雅,往往在初次見麵時給人不錯的印象。
略顯瘦弱的身材稱不上壯碩,也沒有葉問傳說中一個打十個的本事,嚴格來說隻要三個壯漢就足以將他打得滿地找牙、皮青臉腫。
這樣的男人或許稱不上優秀,實際上還算是個自給自足的男人,隻要身邊的另一半不要太敗家的情況。
隻是這樣的男人卻也渴望屬於自己的愛情,正確來說是有著暗戀以及一直以來喜歡的女生。
想要的時候卻隻能單相思,有心看淡時又不願隨波逐流,輕易許諾,或許嚴格來說是賊心不死吧!寧缺毋濫又或自視過高往往是處女座男性的通病,而張斐也不例外,至少他心裏是這樣想的。
很久以前開始在張斐心裏住著一個人。
就像許多狗血劇情的他對女孩一見鍾情。可惜當時張斐過於平凡,而那位女孩卻異常優秀,足以讓他失去表白的勇氣。因此他隻好將一顆心隱藏心底,默默的等待發芽、開花結果的一天。
可惜平凡如他杠上資優生,就好像傲慢與偏見中難以尋得平衡點。懦弱的張斐最後隻能獨自舔著傷口,在自卑而和膽怯下苦苦的單戀、至今。
想愛卻不敢,近情而情怯。男人最懦弱不過於此吧!
從那次以後張斐開始有意無意的封閉自己內心,不讓任何一個女人有機會貼近、走進心裏。哪怕在往後的人生他發現自己不如想象中的差勁,可是過於優秀的夢中情人卻始終高高在上,似乎不曾他的心意。
晚宴上幾位知心好友難得聚首,圍繞的話題莫過於各自的近況,女人和工作。
朋友中除了張斐長期漂泊海外,其他好友主要還是留在同樣的城市,又或是在僅有一海之隔的鄰居新國打拚,為了三餐溫飽而忙碌。
這些年張斐長居首府,除了必要節日或長假少有回大馬,因此也是幾人中最難碰麵的朋友。
正因為難得相見,因此大家對於張斐的近況特別關心,尤其是對於條件不錯的張斐始終保持單身狀態異常不解。
要知道那裏可是亞洲著名的美女雲集國度。雖然所謂的“美女”中有著不少水分,“人工”和“天然”往往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但如此數量龐大的“美女”卻無法牽動兄弟的心,讓這些好友對於張斐的感情世界異常好奇。
當初中學畢業後的張斐毅然選擇了首爾大學人文學院外語係,主修韓語和其他幾種外語,跌破了大家眼鏡。畢竟在當時語文科係算是冷門,絕大部分人升學會選擇和商科或電腦相關的科係,而非冷僻、畢業後就職範圍狹窄的行業。
何況可以修讀外語的大學很多,為何偏偏選擇到韓國,這就讓大家疑惑不解了,在一些認為非常了解張斐的男性朋友看來自家兄弟想必被某位棒子姑娘勾去了魂,中了所謂的愛情降。
有趣的是畢業後的張斐沒有選擇回國,而是以畢業生的履曆應聘了口譯員,更是讓當時在大馬親朋好友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