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開發區旁邊的一個普通的村落。
在S市近些年城市的大力擴建之下,像這樣的村落逐漸被城市所同化。村裏漸漸有了超市、飯店、網吧、發廊甚至一些失足女女也時不時的在小巷裏出沒。
村裏街道中的旅館、臨街的網吧和村裏的出租房等場所裏,出現的最多的就是租住在村子裏的民工。本地村民早已拿著征地補償款去市裏買房子生活了。
髒亂無比、臭氣熏天是這裏的代名詞。現在的這個村子,早已成了城郊的一部分。這也是國內大多數的二三線城市的通病,是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所經曆的必要階段。也就是在走向高級城市化道路上的一個縮影。
王濤和老鄉朱龍就租住在這個村子裏。和他們一起的有三四十個老鄉,他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甚至老家都在同一個鄉鎮裏。這個村子儼然成了他們的第二個故鄉。他們都在同一個樓盤工地上幹活。這個樓盤的開發方就是S市裏大名鼎鼎的開遠集團。其實,王濤和他的那些老鄉們才不在乎開發商是誰。他們隻管幹活,月底能拿到錢就行。況且,幾乎所有的工地上的活都是層層轉包的,大老板包下其中一項,再轉包給幾個小老板,小老板再轉包給更多的小包工頭。
但像王濤所在的樓盤就不一樣了,他們的樓盤,從投資到圖紙,再到施工,還有最後的裝修收尾等所有的工作,完全都由開遠公司一手包辦下來,像這樣的情況並不多見。開遠的這種模式,使的一些靠轉包發財的那些老板們,隻有眼饞的份。這些統統都不是王濤和朱龍等老鄉所關心的事,還是那句話,他們隻管在每個月的月底把錢領到手就行。
要說王濤的這老鄉朱龍,那也不是一般的人。聽說他從小就在老家幫著他爹殺豬。長大之後,跟人來這兒打工。憑著一股子鬼攔殺鬼、佛擋殺佛的狠勁,他硬是在這片陌生的地方站穩了腳根,打出了名堂。這些年投奔他的老鄉越來越多,於是在這片地方,尤其是在工地上,他便成了這夥人的老大。有的時候在工作上他的話比工頭的話還管用。
這不,因為搶工作上的肥缺。昨天他帶著二三十個老鄉把他們的死對頭——來自另外一個省的民工給圍住,差點動起手來。幸虧公司高層的人及時趕了過來,才把事情給壓了下來。
但朱龍和那幫人結下的梁子不是一天兩天了,早晚會引爆的。而公司承建部的管理者似乎很怕他們兩夥人惹事。極力避免民工之間打架鬥毆的事情發生。他們怕一旦出事,公司高層必定會嚴查下來。那麼他們克扣民工工資的事,弄不好會讓高層的人給查到。另外還有一些事情無論如何他們也要瞞著公司總部的。那就是民工的死亡。上個月就發生了一起這樣的事,一個年輕的民工在工地的樓上掉了下來,當場給摔死了。
這樣的事情如果傳到高層去,那麼他們這些管理者肯定又要給撤掉一批了。雖說瞞住了公司,但是死者的陪償他們又不願自己來埋單,所以就變著法子向公司那邊要錢。但這些錢又往往到不了那些死傷者家屬的手裏去。最後還不是都進了管理者的腰包。
這天,王濤接到朱龍的電話。朱龍讓他叫上一些兄弟到村子裏的飯店聚一聚。估計是想商量一下怎麼給他們的死對頭一點顏色瞧瞧,或者是怎麼從工地上搶到更多的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