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讀懂身邊的女人1(1 / 3)

愛慕虛榮是女人的天性

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中就有這樣一個典型的女人——瑪蒂爾德,她為了能在舞會上引起別人的注意,於是便向女友借來一條項鏈。雖然在舞會上她取得成功,但卻樂極生悲,她丟失了那條借來的項鏈,由此引起負債破產,做了十年苦役才還清一條項鏈所欠的債務。這件事讓人覺得很悲哀,為了一條丟失的項鏈,瑪蒂爾德付出了多麼沉重的代價,到了跟朋友說清事實真相的那一天,朋友居然告訴她,那條項鏈是假的,多麼濃重的諷刺意味!試想,造成這一悲劇的主觀原因是什麼,毫無疑問,那就是瑪蒂爾德的愛慕虛榮。她深感自己天生麗質,本應身披綺羅,頭佩珠玉。她覺得自己應當生來就享用它們,她最渴望的事就是招人喜愛,被人豔羨,風流標致,多虛榮的一個女人呀!如果不是她有那麼強烈的虛榮心,可能去向好友借項鏈嗎?不去借項鏈,可能丟失嗎?沒有丟失項鏈,又怎麼可能有這麼悲慘的下場!其實這隻是社會上眾多女人中的一個典型,虛榮是女人的本性。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自己買昂貴的衣服、提包、首飾,既能把自己打扮成一個美麗的公主,又會給自己帶來好心情。每個女孩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著很強的虛榮心,看到男孩子和其他的女孩一起玩,就會通過某種方式來引起男孩子的注意。長大了,戀愛了,就和其他女生攀比,比衣服,比首飾,比男朋友,比……

很多人認為,女人生來都是具有虛榮心的,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假如哪一個女人沒有一點虛榮心,那麼,她身邊的男人就會感覺很不自在,這是一種自然的規律,就像大自然中的生物鏈一樣,是生命中的一種和諧。

女人的虛榮心表現在相互攀比上,往往幾個女人聚在一起,就會談自己的男朋友或老公給自己送了什麼禮物,然後逐一攀比。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月收入不高的女人,會攢下半年的工資去專賣店買一個路易·威登的包,然後拎著這個包去擠公共汽車,走路上下班。何苦呢?

隨便翻開各式各樣的書刊,上麵的女性征婚廣告,似乎都少不了“事業有成、有房有車,並有穩定的經濟基幢這些字眼。有一些年輕女孩對於未來丈夫的要求,寧可舍棄浪漫的愛情,也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也要以體麵作為擇偶的標準。

一個剛從大學校園走向社會的女孩說:“我要嫁的男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第一要有房、第二要有車、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有錢。”如果事前不告訴你這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你會相信這是一個大學生所說的話嗎?剛走出學校大門,就這樣現實了。試想,與她年齡相當的男士們,都處於創業階段,處於人生的最關鍵時刻,難道這些女孩子確實要找一個年紀大的現成男人嗎?答案是肯定的。

幾乎所有的女人都隱藏不住自己的幸福,恨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她被人寵愛著,被人疼著。這就是女人虛榮心的表現。

如果一個男人陪他的妻子或者女朋友去逛商場,她發現了一條非常漂亮的絲巾,她很喜歡,但它的價格很貴,竟高達200多塊錢。對於一般人來講,200多塊錢買一條絲巾,的確有一點奢侈。但這個時候,女人考慮的往往不是這些問題,她心裏想的是,如果這條絲巾係在自己的脖子上一定非常好看。這個時候,男人千萬不要說,“花那麼多錢買它有什麼用,還不如買點別的。”如果這樣,女人的芳心肯定不悅,對男人就會非常苛刻,橫挑鼻子豎挑眼,男人也隻有受氣的份。這個時候,如果你說一句,“你要是喜歡的話,咱就買了”。她一定是芳心大悅。但最終,她一般不會買下這條絲巾。她會說太貴了,不買了。女人看上這條絲巾,並不是一定要買它,很多時候,隻是為了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而已,男人在這個時候要識趣一點,盡量滿足女人的虛榮心,否則隻能是自討苦吃。

女人並非生理上的弱者

多少年以來,我們一直習慣把女性界定為弱者,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也都是這樣,連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也說:“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表麵上看,男人身強力壯,高高大大,無論是身高、體重,還是力量,都勝女人一籌,吃的飯,呼出的氣也比女人多些、粗些。然而,男人在生理上就真的比女人強嗎?科學研究顯示,女性在生理的諸多重要指數,如壽命、健康狀態、身體構造、忍耐力上並不是弱者,反倒是男人在這些方麵顯得虛張聲勢、外強中幹。

前蘇聯人口學家伯理斯·烏拉尼斯的人口統計學說:“女性的強韌在出生時就已清楚地表現出來了。1980年,前蘇聯誕生的1000個男嬰中,有29人在一年之內死亡,死亡率為29‰,而女嬰死亡人數不足20人,死亡率隻是接近20‰,兩者相差九個千分點。”

造成嬰兒死亡的因素很多,形成這種差別也有許多理由,但顯而易見的是:女性身體更具有對生物的抵抗力,比男性的身體構造更強。而且,女性的這種生物抵抗力是經過幾十萬年的進化而最後形成的。在整個自然界中,女性的生命對人類的存續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

在壽命方麵,女性優於男性。

從控製論觀點看,每一個生物群或種類都有適應於變化著的外部環境的跟蹤係統。在進化過程中,它的基本動力——自然選擇在兩個互相對立的方向上起作用:一方麵是保持並改變生物特征,另一方麵是保持並改變由該生物種類積累下來的遺傳信息。與此相適應,兩性分化是按自然選擇的兩種基本形式實行的專業化,即穩定的、保守的分係要求保持,而活潑的、運動的分係要求變異。 保守的分係作用由女性完成,活潑的分係由種群的“先鋒”——男性來發揮。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兩個相互作用的性別可以提高整個生物種類的進化水平,促進整個種群適應外界條件和提高生存率。

女性“分係”以其固有的保守性代表舊的,隨著時間行將消失的形式,而男性“分係”則代表新生的,正在出現的那種形式。

人的生命可劃分為四個時期:產前期,即胎兒出生前的生命;出生後至性成熟前的生長期;最宜於繁衍種類的生育期;機體衰老,已不能繁衍後代的老年期。

我們來比較一下男女生命中的這四個時期,男嬰的產前期比女嬰長3~4個星期,然而女嬰出生時比男嬰成熟得多,對男嬰骨組織做的X射線研究證明了這一點。這就使男嬰的第一個時期較長,“性的不平等”相差一個月。出生後,也總是女嬰先開始學走路、學說話。在性成熟方麵,姑娘往往比小夥子早兩歲,如同第一個時期一樣,男性成熟的時間要晚些。

綜上所述,男子前三個時期比女子長。這樣看來,男性最後一個時期,亦即全部生命的持續期似乎應該更長。但是,統計得出的結果卻與此相反。全世界婦女的平均壽命比男人多3.6歲,在發達國家中這種差別更為懸殊。例如在俄羅斯,女人比男人平均壽命多10歲,在芬蘭多9.1歲,在法國多8歲,在美國多7.8歲。婦女衰老得早,但男子卻死得早。

華盛頓治城大學的埃司特爾·拉米博士認為,男女壽命長短不同的原因之一是與性染色體的結構不同有關。女性是兩個X染色體,當一個X染色體內出現致命的基因時,另一個X染色體通常就會提供克服這一性狀的基因。而男性染色體則由一個X染色體和一個Y染色體組成,兩染色體間不提供類似的保護。

在維持生命的食物方麵,女性也更適於生存。

人類出現之初女性甘於粗食。這是長年養育子女所得來的經驗,男性沒有充分的營養不能負起保衛覓食的責任,而在女性方麵給予較差一點的食物也能飼育長大。

這在生理學方麵亦可得到證明,男性的平均體重為56公斤,女性為49公斤,女性是男性的78%。問題在於蛋白質的分量,男性有10公斤,而女性隻有7公斤,也就是說女性是男性的70%。要維持自己的身體,男性需比女性攝取更多的魚、肉之類的營養。女性的耐饑力比男性強。同處於饑餓的狀態下,女性的忍耐力要遠遠超過男性。

現實生活中,夫妻倆同在一個公司上班,做同樣一種工作,掙一樣的工資,丈夫每天要比妻子多吃近500克的食物,而且還回到家就喊累,全部家務留給妻子一個人做。誰更適於生存,顯而易見。

坐著的時間,女性能比男性長很多,若以跪姿來計算時間的話,男性更是自歎不如!另外還有一點值得特別提出來的,那就是女性對於不自然姿勢的忍耐力,像母親可以用手作為孩子的枕頭,這點男性相當難做到;或者是背著或抱著孩子上街購物。

就時間上的忍耐力來說,熱戀中的男女允許對方遲到的時間,男性隻有20分鍾,女性則可忍耐到1個小時;與其說是耐性,倒不如說是生理上的痛苦不像男性那麼強烈。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相對於男性,女人是生理上當之無愧的強者。

女人天生愛做夢

女性因為感覺她們的生命力被壓抑,她們無從寄托的精力轉變為不安;瑣碎工作用不盡她們所洋溢的旺盛的熱情與活力;她們變得厭倦,而通過這種厭倦,並為了補償她們在人世間的某些失落與不甘,她們縱容自己徜徉在或憂鬱、或滿意的異想天開的夢幻裏麵,甚至做一些羅曼蒂克的白日夢。

“7歲時,我用我的一根肋骨創造出我的頭一個男人。他長得高瘦,很年輕,穿著黑色緞子衣服,袖子及地。他留著長而卷曲的棕色頭發……我喚他艾蒙。於是我給他兩個弟弟,查理與西特利。這兄弟三人,衣貌相似……我變成他們的妹妹瑪格麗……極愛感覺自己任由他們擺布,而艾蒙對我有要求生死的權利……他一有借口就讓我受鞭罰……當他對我說話,我即被恐慌所壓倒,隻以支吾回答:‘是,我的主。’像白癡般,卻感覺奇怪的歡悅……當我的痛苦變得不堪忍受時,我乞求慈悲,吻他的手,內心破裂。但就在同時,我的心情達到一種因過度的歡悅而想死去的境界。”這是瑪莉·勒·哈都英在她的《黑帆》中對一個白日夢者夢境的描寫。

可莉特·奧得利在她的回憶錄中敘述自己5歲時發現了愛情的夢境。她夢見自己相繼與她父親手下的所有高級職員相戀,而且還有關於雙方離別10年之後再次相聚時尋找愛情的情景:“我眼見他倆靠在一起,通常一同坐在公園一條長凳上,我聽見他們喃喃私語,而同時我感覺到他們身體的溫暖接觸。但隻到此,以後的一切就分散無係統了。我從沒想到婚姻那麼遠。”作者次日清晨洗盥時,更欣賞自己在鏡子中塗滿肥皂泡的臉,並感覺這張臉充滿希望地將她引向遙遠的來來。

分析得出,這兩位女性的夢境都充滿不真實性,但是又都存在某種誘引她們做此類夢的現實事件。瑪莉曾暗戀或幻想過這麼一個男孩子:高瘦、年輕,穿著長袖及地的黑緞子衣裳,有著長而卷曲的棕色頭發……她於是在夢境裏使自己與他產生某種親如兄妹的密切關係,並潛意識地表露自己對這樣一位男子可能會有被馴服被支配的傾向。而後者——可莉特也許對父親手下的高級職員出於欣賞和依戀,充滿了一個5歲小女孩對朦朧的近乎戀父般可笑的愛情幻想。在她5歲的小小的腦袋瓜裏,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為自己早早預定了像父親手下職員的那種類型的愛人,並試圖珍惜他,結為連理。但是同時她又是極度清醒的,次日清晨便丟棄夢境而從現實中展望未來了。

夢是現實的延續,就像孩子是人類的未來一樣,使人看出些希望,得到些支持與鼓勵。有時候,夢也是逃避現實的一種表現。因在很多方麵存在著無奈的限製與約束,夢裝飾了她的心情,擦亮了她黯然無光的心。

中國人喜歡“美夢成真”這個詞,借此把它獻給天下所有擁有美夢的男人或是女人。好夢讓人興奮,卻不是生活這汪洋大海上的那葉方舟,夢醒時分,還得去走腳下的路。

愛做夢的女人又很務實

俗話說:“女人心海底深”,一個男人要想了解像海底一樣深的女人的心,一個字——難。幾乎所有的女人都很注重自己的外表,都想使自己看起來更感性和性感。而這正對了男人們的心思。即使是看上去很君子的男人,也同樣喜歡通過外表去評價一個女人。喜歡美麗的女人也是男人的天性。男人的喜新厭舊同女人的幻想一樣不可捉摸。 寶玉的可愛之處恰恰是他如女兒家一般愛做夢,愛用情。 寶玉讓女孩子傷心之處,恰是他喜歡他能看到的所有清麗可人的女孩子,卻難以實現或是根本不可能給她們一個承諾。懂得女孩子愛做夢的寶玉,卻忽略了她們務實的一麵。

愛做夢的女人又是很物質很實際的女人,形成了女人天生的一對矛盾,因此,應該用務虛與務實相結合的方法去滿足天生愛做夢的女人的夢想。

男人可以為贏得女人的芳心而為女人製造夢想,給她一個遙遠的承諾;為生活增添一點情調,也可以與心愛的人製造些諸如地久天長的夢囈。靠在她的臂彎裏,望著那劃過天際的流星深情的許上心願:“我想得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老到你我哪兒也去不了,你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裏的寶……”如果你的狹小空間令你懊惱,你可以帶著她去剛剛落成的“溫馨家園”散步,告訴她:“過兩年,我們也將躺在有著這樣落地窗的大床上,互相依偎著數星星……”

女人喜歡胡思亂想

不論是什麼時代、什麼地方,男與女、夫與妻之間的小爭執,從來沒有間斷過。其實像“情人間拌嘴”或“夫妻吵架”這類事情,起因往往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為什麼芝麻大點的事情會成為情侶拌嘴或夫妻爭吵的導火線呢?究其原因,可以說是由於女人的專長——喜歡“胡思亂想”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