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場,趙懷安銀槍顯神通 二(1 / 2)

演武廳三位楊堅、赫倫、周平三位考官剛看罷楊林,又有一人吸引了三位眼神。

趙懷安一夜間蕩平青雲山一十八寨,眾舉子既欽佩又膽寒,不敢同趙懷安對敵。以至於在比武校場之上,隻見那一騎白袍,一杆銀槍,如奔雷,似流星,反複衝陣,無人能擋。

趙懷安幾經衝殺,到了楊林麵前。

趙懷安精神飽滿,士氣正盛,楊林被眾舉子追打在前,氣力已經沒了七分。

十分勇猛對三分力氣,趙懷安與那楊林堪堪鬥了幾十回合,眾舉子見兩人纏鬥,紛紛停下兵器,駐足觀看。

兩個人一個槍法精妙,一個棒法淩厲,招架格擋都在兩人算計之中。

楊林心道:這趙懷安雖然槍法了得,若我有十分力氣,他定然贏不了我。

趙懷安與楊林鬥了半天,心中也想:這楊林不虧是我朝勇將,一杆虯龍棒舞得密不透風,看來隻有用短槍迎戰。

想到此處,趙懷安說道:“楊將軍,你我二人馬上已經鬥了半天,難分高下,如今胯下馬也累了,不如你我下馬再鬥一場。”

楊林好鬥,聽聞趙懷安的話,心道:莫不是你還有什麼絕學不成,我倒要瞧一瞧。便說:“好,那我們就下馬再戰。”

趙懷安與楊林二人齊齊下馬。

趙懷安一杆銀槍刺出,楊林拿虯龍棒一格,可那趙懷安一改往常招數,不在遠處使槍,卻跟著槍貼到了楊林的身前,楊林心道:趙懷安,你我如此近的距離,長兵施展不開,難道要和我比試拳腳嗎?

想到此處,楊林便要棄了手中虯龍棒。

不曾想趙懷安按動槍中消息,一杆長槍從中間脫開,分作兩杆短槍,趙懷安兩杆短槍在手,招式淩厲,一槍快似一槍,專奔著楊興要害攻來。

楊林大吃三驚:第一驚,驚得是趙懷安手中銀槍竟然能如此變化;

第二驚,驚得是趙懷安的短槍功夫遠勝長槍十倍;

第三驚,驚得是趙懷安槍挑十八寨,隻道他也是個英雄,不曾想,他竟然搞這套暗算陰人的小人行徑。

說時遲那時快,趙懷安的兩杆短槍攻勢淩厲,上下翻飛,如急雨,似飛蝗,寒槍點處,綻放萬點銀光。

楊林招架不住,被兩杆銀槍繳了虯龍棒,逼在梅花樁下動彈不得。

眾舉子見狀,紛紛豎起拇指:趙懷安竟然將我北周第一猛將楊林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真乃勇猛之人。

楊林卻恨意難消,心道:趙懷安,終有一日,我要與你再決高下。

校場比武,點到為止,楊林被趙懷安製住,便棄了考牌,出了考場。

楊堅看楊林被打敗,折了麵子,恨得咬牙切齒。

楊堅手下有一名貼身護衛,名叫賀慶。此人乃武將之後,自幼習武,勇猛非常,曾於楊林酣鬥三百回合不分勝負,因楊堅於賀慶有恩,便誓死追隨。

楊堅吩咐賀慶,叫他在校場之中,勝了趙懷安。

有楊堅開路,賀慶得以入場。

賀慶習北方拳,又是橫練筋骨,力大無窮,使一口秋水燕翎刀。避開旁人,直取趙懷安。

考場規定,力勝五傑者為進士,力勝十傑者為元帥,趙懷安正與眾舉子打鬥,忽然感覺後腦發涼,轉身一瞧,一口寶刀,橫掃過來。

趙懷安不敢怠慢,兩杆短槍架在頭頂,乃是一招霸王舉鼎。

可那口燕翎刀勢大力沉,更兼趙懷安在場中鬥了半天,少了幾分力氣,支撐不住,被這口大刀震得雙臂發麻。

賀慶的這口燕翎刀乃是楊堅所贈,通體由黑鋼鑄就,吹毛斷發,削鐵如泥。論平時,賀慶這口寶刀,再加自己兩膀子力氣,一刀下去劈山碎石,無人能擋。

可今天卻叫趙懷安的兩杆短槍夾住了,賀慶讚一聲:“好槍。”話音未落,賀慶舞著刀花再度向趙懷安砍來。

隻見那賀慶手中刀身法詭異,一時間在趙懷安上下左右八個方位同時斬來,趙懷安心道不好,這人怕是比那楊林更加厲害,這考場之內果然是藏龍臥虎,英雄輩出。

兩杆短槍捏在手裏,也舞著槍花,護著全身命門。

隻聽得乒乒乓乓兵器碰撞聲音,趙懷安將賀慶攻勢一一化解。

賀慶見趙懷安竟然能敵住自己刀法,不由地對趙懷安刮目相看。

再看趙懷安,心知著來人刀法精湛,不能力敵,便往旁邊的梅花柱裏鑽。

賀慶刀勢果斷,力求速殺,趙懷安則在梅花樁裏晃動身形,以短槍刺探。

賀慶連劈十幾刀不中,卻險些被趙懷安挑到肋下,忍不住讚一聲:“好身法。”

賀慶見抓不住趙懷安,索性一刀一個,將一百零八個梅花樁全都砍了,好叫趙懷安無處藏身。

趙懷安見這賀慶如同蠻牛,橫衝直撞,瞬間將梅花樁砍折了大半,心中暗道:這人刀法剛猛,我怕敵他不過,不如拉開距離,以長槍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