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有因才有果(1 / 1)

前軍大營內,李峻安排了攻城的事項後,對眾人道:“昨日,我已經命人去了宛城,隻憑咱們在此攻城不僅艱難,而且還要浪費太多的時間。”

說著,李峻站起身,在身後的輿圖上點了點,繼續道:“既然豫州的裴綽有心作對,那就讓郭方攻打他的治所襄城,叫他們首尾兩難,看看到底應該守哪裏?”

對於豫州,李峻並沒有利益所在,而且豫州與司州過於臨近,遲早都會引來漢國兵馬的進犯,李峻並不想在此占據毫厘之地。

然而,既然事態發展到了這裏,李峻不介意攻取襄城,也不介意從豫州的那些豪族大戶手中獲取軍糧和財物,畢竟自己這邊還有十幾萬人要趕路,更是有十幾萬張嘴在等著吃飯。

這時,大帳的帳簾挑起,鄭敏兒與鄭靈芸兩姐妹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站在李峻的麵前低身執禮。

因為何裕和李瑰都留在了滎陽,兩姐妹本不想離開各自的郎君,但在李峻的訓斥下,兩人不得不跟隨舅父一同離開了滎陽郡。

雖然兩人是李峻的親外甥女,但在遷徙的隊伍中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然而,若說一點優待都沒有那不現實,但兩姐妹還是為舅父的聲譽著想,盡可能在路上的吃穿用度與那些百姓相同。

這裏是軍營,本不該外人進入,而且軍帳中正在商議兵戰之事,絕不可能讓不相幹的人靠近半分。

姐妹二人能如此地走進大帳中,有別於他人的特殊性也便可見一斑了。

“敏兒,靈芸,你們怎麼過來了?是出了什麼事情嗎?”李峻知道靈芸的性子有些孩子氣,但鄭敏兒卻是個嫻淑之人,絕不會貿然地來到這裏。

素日裏,鄭靈芸被家裏人寵著,言談舉止都有些無所禁忌。

不過,此刻是在軍機大帳中,望著眾人一臉嚴肅的神情,鄭靈芸有些膽怯地扯了一下鄭敏兒的衣袖,示意姐姐來回答舅父的問話。

鄭敏兒笑望了一眼妹妹,對李峻施禮道:“舅父,適才有何家的人找來,說是想要求見舅父,敏兒帶他在軍營外等候,特來問問舅父是否要見?”

李峻不解道:“何家人?何裕的親戚?他們從哪裏過來的?”

當初,長沙王司馬乂誅殺齊王司馬冏後,大肆地誅殺與齊王府有關的人。中令軍何勖是司馬冏的心腹,他雖是戰死,卻也依舊被誅滅了三族,其他的族人皆是因其受罪,成為了官府想要緝拿的犯人。

在何家族人最落難之時,曾到滎陽求助過被李峻庇佑的何裕,李峻為了給外甥女爭些臉麵,對何裕的族人幫了不少忙,也通過自己的關係為他們去掉了叛逆餘孽的罪名。

這些都是往事,在李峻看來也都是些舉手之勞的小事,從未記在心上。

此刻,他聽到有何家人找來,不知所為何事,還真是有些疑惑了。

“舅父,來人是子衡的兄長何充。”

鄭敏兒笑著繼續道:“您忘了,敏兒的夫家本就是潁川的大族,他們就在潁川郡呀!”

“哦...對對,我還真忘記了,何裕有說過的。”

李峻聽外甥女如此說,倒也是想了起來,心中不由地一動,覺得何家人此刻找來應該是有原因的。

“敏兒,去把來人請到大賬中,舅舅見見他。”李峻說著,與魯勝對望了一眼,兩人都會意地點了點頭。

其實,若說何家原本就是潁川的大族也不盡然。

何家祖上本是揚州廬江郡人,何裕的祖父何楨原為揚州別駕,後為弘農太守、曆幽州刺史,廷尉,入朝為尚書光祿大夫,與當時的晉廷重臣羊祜成為了莫逆之交。

在此之後,何家逐漸從揚州遷至了豫州潁川郡,憑借著何楨的榮光以及其子何勖的權勢,何氏一族成為了潁川郡頗有威望的大族,與潁川的鍾氏、陳氏等幾家大族齊名。

何充,字次道,中領軍何勖的侄兒,鄭敏兒夫君何裕的長兄。

之前,整個何家落難時,何充曾讓妻子與小妹曾到滎陽尋求弟弟何裕的幫助。

在李峻的安排下,何家擺脫了困境,何充也經李峻的介紹,在原潁川太守孫洵的手下謀了一個官職。

望著眼前執禮的何充,李峻笑道:“你若不說,我還真是忘記了,當時我求了長沙王一次,卻也不敢有什麼奢望,沒想到長沙王真是給我幾分薄麵呀!”

“唉...”李峻提及司馬乂,不由地憶起了過往。

他在感歎的同時,覺得如果司馬乂不死的話,當今天下也許真的不會亂到如此。

何充再次拱手道:“何家銘記烈王的恩情,但李使君對何家的大恩,何家人亦是沒齒難忘。”

李峻擺手道:“不能如此說,大家也算是親戚了,說上什麼大恩的就有些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