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體用(2 / 2)

“嗚嗚嗚!”幽怨淒厲的女聲在樹林裏飄蕩。

“咿呀呀呀!”似嬰兒啼哭,又似奸笑,聲音由遠及近,快速移動著,難以捕捉方位。

上一秒還喧囂不止的柏樹林,此刻陷入了死寂。

群蝹全部豎立起身子,如響尾蛇般直直望向我身後的黑暗,不遠處互相蠶食的蜘蛛與鴞也停止了動作,黑白相間的蜘蛛爬在地麵一動不動,鴞則倒立在柏樹枝頭,歪曲著脖子,向我所在的方向注視。

我深吸一口氣,此刻的內心,早已忘卻了恐懼,更多的是激動與不解。就在剛才咿呀怪聲響起時,我的腹部突然一動,好似什麼東西裂開了似的,緊接著,一股熱量從腹部直衝頭頂,再由頭頂傳向四肢,隨著熱量的蔓延,我耳朵聽見的越來越清晰,眼睛看見的越來越細致,就連空氣中飄散的蜘蛛身上的絨毛,微微反射著樹林裏血紅色的光都看得一清二楚。

這種感覺,我隻在小時候六歲時,第一次讀完金石玉微錄後短暫的體會過,耳目縱通,身體發輕。曾經詢問過家中長輩,無一不是歎氣,說什麼黃泉之上已無法,世道已變,讓我別去在意,過不了多久這種感覺便會消失。的確如長輩們所言,這種神奇的感官大概維持了不到一個月,便再也沒出現過,甚至在我之前夥頭子遇到生死危險時,也無任何變化。

但就在剛剛,這種感覺,再次出現了。

家中長輩們雖然不願提及,但我從小學習能力不錯,喜歡看書,也愛與其他家族的小孩兒玩耍。漸漸得知,他們很多也有類似的感受,隻不過不是我唐家這種感官上的極大增強,而是其他方麵。

就我知道的來說,陳鵬小時候讀完陳家祖傳的《江湖海底》一書後,便覺得祖屋的骨笛在召喚他,那段時間,他能用骨笛吹奏各種短促的樂曲,聽起來有點像命令,地上地下的昆蟲走獸都會跑出來見他,聽他指揮。而周慕兒小時候看完周家的《轉蓮煥生經》後,就像一個行走的催化劑,走到花叢中,群花便開始綻放,走到果樹下,各種水果便快速成熟,好似充滿了生命力。不過他們的感覺也隻是維持了一小段時間便消失了。

後來通過翻閱大量的古卷,將金石玉微錄反複琢磨研讀,我明白其實這種別樣的感覺是唐家的傳承,名為金石玉微法,可以強化己身,極大的優化人體的五感,讓身形敏捷,配合使用出金石玉微錄中提到的一些暗器技法和驅邪方術,這類暗器技法和驅邪方術被記載在金石玉微錄裏非常隱秘的角落中,被家族裏許多長輩認為是胡言亂語不可信。

其實陳鵬與周慕兒感受到的,應該也是他們家族中的秘法,不過這些秘法好似受到限製般,隻有短暫的體驗期,從此往後便化為記憶中虛幻的回想了。

除了巴蜀地區七大家族有流傳秘法外,其實我國廣大的土地上存在的秘法有很多,隻是在於人們如何是辨認。就如同唐家的金石玉微錄,本身是一本記載各種機關暗器、墓葬形製的雜書,讀完後能辨陰陽、看風水、識墓葬、解機關,好似掌握了不得了的技能,實際上這些都是所謂的術,也就是如何去用。比如學周易的人,更多關注的是占卜預測,學習風水的人更多關注如何選一個好陽宅陰宅,學習相術的人更在意人的麵相以測吉凶,諸如此類,皆為術法,而非道法,皆為用,而非體。

道術,道為核心根本,術為外用,所以看待古代流傳下來的事物時一定要盡量回歸到道或體上,而不是將目光盯在術上。

還記得,爺爺從黑山穀回來後,老是念叨著一句,黃泉之上,道之不存。之前一直不解其意,雖然現在依舊不懂,但總感覺離理解明白更近了一步。

沒想到,充滿邪性的咿呀怪叫,竟然激發了我身體內金石玉微法的再次運轉。

“嘩!”我輕輕一墊腳,空氣中留下一道黑影,人已躲入一旁高大的灌木叢中,側耳細聽,除了尖細的怪叫與哭喊外,還有密密麻麻的步伐聲,似乎一大群人整齊的向我這個方向走來。

“難道是陰兵?”我思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