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陰修(2 / 2)

“嘩啦!”

剩餘的話還沒說出口,眼前的藤蔓一陣晃動,撲打起陣陣黃煙,視線頓時模糊,嗆人的灰塵直往嘴裏塞。

“咳咳!”我咳嗽起來,警惕著周圍的變化,該不會江棹歌的舉動又引發了什麼機關,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過好在過了大約一分鍾,除了我和江棹歌的臉上布滿一層土灰外,便沒有發生其他事情。

“你自己想死,能不能別帶上我?”

“誤會誤會~下回不了!”江棹歌帶有冷意的俏臉上強擠出一絲笑容,抱歉道。

“咦?”我沒有接話,在看向江棹歌的時候,眼角的餘光瞟到了白骨身旁的石壁,原本纏繞的藤蔓變少了一些,露出一塊光滑發黑的石麵,隱約有些凹凸感,可能有刻字。

“這就一普通的漢代銅鏡,給你,就當我賠不是了!”江棹歌見我沒有回她,以為我真生氣了,將原本白骨骷髏抱著的銅鏡遞到我手上。

不要白不要,我接過銅鏡,是一枚典型的西漢博局鏡,雖然銅鏡表麵的鏽蝕嚴重,但是等出去了處理一下,也能賣個二十來萬。

“那就謝謝了,如果想活著出去,你千萬別再亂動了,這個地方不簡單!”我一邊說著,一邊站到石壁前,果然不出所料,石壁上豎刻著三行字,但因為經年累月的磨損,用肉眼幾乎很難認出寫的是什麼。

“呼!”我長吐一口氣,“讓你見識見識唐家的切古絕活!”

切古,源於中醫講究的望聞問切裏的切,中醫切的是人的脈搏來判斷身體健康,而唐家人切的是文物表麵的字口,通過用手揣摩,辨識文物上因為磨損而斑駁不清的字跡。切古這門手藝,特別適用於青銅器和摩崖石刻這類文物,許多商代和西周的青銅器具有銘文,但是因為銅鏽的緣故看不清楚,用手摸索銘文的字口,可以很快明白這些字的形狀,摩崖石刻也是類似,隻要表麵有凹凸的文物,都可以用切古的手法來識別其表麵的文字。

用手觸摸著光滑的石壁,一股股寒氣順著手臂蔓延,石壁上凹刻的文字裏長著許多青苔,摸過去一手的滑膩感。

“道頌”

“大道欲所求,乘風同日月。”

“滄月出海際,踏罡七星遊。”

“人間自滄桑,杯酒釋千愁。”

我一句一句的念出石壁上的刻字,聲音在空曠的洞窟中回響,手下傳來的摩擦感,讓人感受到一絲金戈鐵馬後的坦然。這種字體是漢代行軍打仗之人才使用的,用刀劍在石壁上劈斬而成,這種方法如果用來刻章,便是世人所熟知的急就章。

讀罷,我凝視著身前的白骨,久久不語,內心感觸萬千。

漢鏡、蜀錦、波斯銀盒等物件,都將此人的身份指向了王平將軍,隻是沒想到,一代名將最終這樣落幕。一生征戰,修真身死,大道茫茫,成仙之人又有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