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四五點的江口,白霧濃厚,能見度很低,工地上的喇叭裏響起劉叔的聲音,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放給儺人聽,喇叭聲開到了最大,回音在江口兩岸的山石之間激蕩,久久不能散去。
“嘩啦~嘩啦!”
我與小羅走到了岷江邊,江水夾雜著泥沙,有些昏黃,在江心位置,肉眼可見許多因為水流過快而衝擊起來的漩渦。所幸的是,我們要去的江域之前考古隊已經人工圍築過,水流相對於其他位置緩和許多。
“下!”我對著小羅說道,輕微熱了一下身,便跳下江裏。
“噗通!”小羅緊跟而下。
“咕嚕嚕!”
雖然現在是夏季,但岷江的溫度仍然很低,如果不立即在水下活動起來,身體很快便會發僵。打開探照燈,江水的顏色開始變得淡淡發綠,燈光照在水裏可以見到縷縷細沙在水裏飄蕩。江下的能見度很低,隻能照見四周大約一米左右的視野。
小羅推著探照燈,引導著我斜向下潛去。張獻忠江口沉銀的地方沒有我想象的深,位於江下大約三米處的一片細沙地上。燈光照去,細沙地上遍布著銀元、金幣和殘破的木頭。我潛至細沙地上,拾起一枚金幣,上麵寫著“西王賞功”四個大字,這是大西國曾經流通的貨幣,這樣一枚“西王賞功”金幣拿去黑市上交易,價格能到二十萬元左右。我用探照燈仔細的照了照周圍,細沙地上一些殘破的木頭柱子裏竟然填有許多銀錠,而且木頭柱子是由兩半扣合在一起的,每一半木頭上都有榫卯結構。這正好與史料記載的一樣,張獻忠知道自己很難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逃出川郡,於是命人特地打造了木筏,將金銀珠寶填在木筏的木樁內部,順流而下,同時派遣在下遊的手下在河道上拉網攔截,待自己逃到下遊後,再將這些木筏木樁裏的財產取出。不過清軍在張獻忠的隊伍中早已布置了眼線,於是大量順江而下的木筏被清軍攔截,並就地擊沉在江口。現在細沙地上的金銀珠寶,便是明末清初留下來的。
“奇了怪了,不可能。”我心裏想到,這片細沙地上的文物雖然價值連城,全部弄走的話,也足夠半輩子花銷不愁,但是江家從來不是一個缺錢的家族,不可能為了這麼一點東西,費經心思來恐嚇我們,阻礙考古繼續開展。
小羅慢慢的站在細沙地上,擾亂的水流將細沙地帶起一片黃煙。
“不對!”
“這片江底怎麼可能有柏木?!”當揚起的細沙被水流帶走後,我發現細沙灘上除了發黑的破碎木頭柱子外,竟然還有淺黃色的條形柏木。
強行按捺住內心的震驚,我對著小羅打著手語,讓他幫助我將條形柏木旁邊的沙子給清理掉。
幾分鍾後,一個由幾十條柏木構成的長兩米左右,寬一米半左右的矩陣出現在我們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