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一定的方法方式,有時做一件好事,如果方法不對,好事也會變成壞事。談判也是如此,錯誤的方法常常會令談判走向死胡同。
◆用貶低同行的手段抬高自己
談判的時候,不停攻擊同行業公司,無異於畫蛇添足,自招失敗。它不僅顯示了你的胸襟不夠開闊,而且反映你對自己公司的信心不足。因為公道自在人心,對方既然與你談判,起碼說明了他較為認可你們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如果你畫蛇添足地攻擊同行業的公司,會給客戶留下不好的印象,進而對你和你公司的產品產生懷疑,影響談判的圓滿完成;也可能對方心生反感,不再與你進行商談。即使沒有這些,那些閑言雜語,也會衝淡主題,浪費時間,延緩談判速度。
在對手麵前貶低他人相當於自損形象,有修養的人即使別人議論他人是非時,也不會隨聲附和。談判是智力的較量和良好關係的建立,任何多餘的無關緊要的話,都可能影響談判的質量和談判的氣氛,如果不加篩選,信口開河,隻會失去對方的信任,加深對方的疑慮。如果是故意敗壞,有意說同行業公司的壞話,就不僅僅是缺乏修養的表現,還可能觸犯法律。所以,在談判時,應當多說些讚揚肯定的話,尤其是當對方肯定讚揚某同行業公司的時候,你的讚同會激發對方的好感,覺得你們有共識,對談判能起到潤滑促進作用。
◆倉促上陣
事前不做充分準備,又不具備豐富的談判經驗,隻會落得一個談判一無所獲的結局。如果對方是一個強硬型的,不注重長期合作關係的,要在這場談判中獲取最大利益的人,談判人員很可能被他所蒙蔽、引誘或受他奚落、攻擊,直到那樣不明不白,卻又無可奈何地做出犧牲。那樣,這場談判就會徹底失敗。
談判,作為人們生活、企業交易、經濟糾紛、滿足自己某些需要,而進行的溝通交流的一種方式,有其自身的特點、模式、原則等,是需要學習掌握的。作為一個談判人員,首先應該對談判的知識進行全麵的了解,掌握一些技巧,會運用一些常用的策略。其次,在對談判有了一個大致了解的前提下,應當充分地把理論用於實踐。對談判對象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整理,製定具體戰術,擬訂談判計劃,做出決策草案,做到胸有成竹。最後,才是在充分準備的前提下,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機智靈活地進行談判。
◆出言不遜
有些大企業的談判代表在與小企業談判時,如果進行了幾個輪回,對方仍堅持不作較大的讓步,就會一肚子的火氣,心想,你們有什麼資格跟我討價還價!於是,就多次暗示對方,想讓對方明白他們的弱小和無能,如果對方有所辯白,就故意用諷刺挖苦的語言嘲笑對方,使對方蒙受羞辱,使對方陷於尷尬的境地。這樣做情況並不會好轉,對方逐漸有了不滿,態度上也不再那麼溫和有禮。事情越演越糟,最後對方憤然離去,談判宣告破裂。任何時候,麵對任何談判對手,諷刺挖苦、責難辱罵,都是沒有修養,極不道德,甚至是極其卑劣的表現。這種人身攻擊除了說明談判人員沒有修養以外,並不能解決任何實質性問題。相反,對他人的人身攻擊,不僅會失去他人的好感和信任,而且還會給談判設置障礙或給日後雙方的交往罩上一層陰影,更可能會使談判完全破裂,雙方成為仇敵。
俗話說:“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當一個人的自尊受到傷害時,都會憤怒、暴躁,進而反擊。在談判桌上進行人身攻擊,對人的傷害程度更深,對方的反應也更強烈,如果處理不當,盛怒之下,很可能會做出過激行為來。所以,切不可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尤其是本著互惠互利原則的談判雙方。如果你脾氣較大,極有可能在談判時說出有損對方尊嚴的話來,建議談判人員加強自我修煉,提高忍耐力,寬容對方的過錯,多撫慰、多讚美對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過分相信感覺
有些談判人員,以為觀察別人的表情動作,就一定能看穿別人的心思。所以,他們在與人談判時,總從別人的麵部表情、身體動作等方麵揣測別人的想法。從細微的表情,不經意的舉手投足中,判斷揣摩對方的意向。對方鎖眉,是有疑慮;對方微笑,表示讚同;對方擺頭,表示反對……甚至其他一般人根本未留意的神情與姿態,他們都不放過,要細加研究,並從中找出信息,得出結論,為自己談判所用。但是,事情並不像你所想,很多時候,從對方的表情中得出的信息並不像平時那樣準確,尤其是在談判結束時,對方表情更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明明是占了便宜,對方卻還是裝出一副受傷的模樣。
俗話說,一心不可二用。過分注意探究對方的表情動作,有可能獲取到一些不易讓人覺察的信息,但相應地也會降低自己對其他重要方麵的注意力,影響自己在談判中知識、才能的發揮。談判不是靠察言觀色就可以獲得成功的,而應該是智慧、口才的較量,花太多的時間探究對方的表情動作,不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人也是會偽裝自己的。
在理智的談判過程中,應多注重於客觀的談判內容,少摻雜些個人的主觀因素,盡可能正常地發揮自己的談判水平,冷靜客觀地分析辨別事實,而少去追究對方的表情動作的含義,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快言快語
有些人在談判桌上,總是有問有答,有理有據,毫不含糊和猶豫,以此來顯示自己的幹練,顯示自己思維的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