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戰國策•魏策二】有句話: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成虎。意思是,有三個人謊報市上有虎,聽者就信以為真。

你可能以為很離譜,怎麼會有人這麼蠢,別人說什麼就信。然而真的離譜嗎?假如有一天,鄰居告訴你,你最好的朋友殺人了,你會不會信?如果你不信,接下來地方電視台報道他殺人了,你會不會信?如果你依然不信,警察找上門來,告訴你,你最好的朋友殺人了,向你了解他的信息,你總該相信了吧。

但是我不會信,我為什麼要相信?隻因為有新聞報道,有警察作證?他們搞錯的事情還少嗎?即使他們一直都是對的,與我有什麼關係呢?我隻相信證據,而不相信任何權威。權威也是人,是人就會有私心。

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太多的事物,沒有經過嚴格的取證,我們就貿然的選擇了相信。省略了嚴格取證的過程,結果能準確嗎?能不被騙嗎?

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如此,我們的思想、意識、認知和觀念不也是如此嗎?這個世界上,或許有神,或許沒有神。可是,很多人100%相信世界上沒有神,還有很多人100%相信世界有神。答案隻有一個,那麼一定有人錯了,誰錯了?

一個宗教徒,為什麼會相信神?他真的看到過神,還是不斷的有人告訴他要相信神?別人告訴你,你就信了,這不就是三人成虎嗎?

同樣,你十分肯定世界上沒有神,你的依據是什麼,能夠100%證明嗎?

對神的觀念如此,那些你習以為常的觀念,有多少是謹慎思考、嚴格取證得來的,而非人雲亦雲?有嗎?

所以,構建自我意識的觀念、認知,存在巨大問題,這個人會不會有問題?假如這麼多人都有問題,這個世界有沒有問題?

現在,你認為,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的自我意識開始自省。我采用的方法,是與過去的自己對比,與他人對比,發現不同之處。然後,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有些人寬厚,有些人嚴厲?

性格是怎樣產生,作用是什麼,能否改變?慢慢的,我能夠掌控性格,甚至改變性格。

現在,我已經審視的觀念、認知等等,依然留在我的腦海中,都有一套較完整的理論支持,這些理論不一定對,但這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的堅持。我成為一個理性的人,而不會成為別人的囚徒。我知道怎樣做,以及為什麼這樣做,我很少有困惑。

你困惑嗎?

個體如此,我認為群體也是如此。一個文明,想要發展、進步,最需要什麼?隻有與其他的文明對比,分出優劣,才能突出什麼是重要的。我不知道其他文明,我隻能靠想象。

所以,我想象出一個高等文明,與我們的文明碰撞。然後,我得出了結論:長久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過是我們追求利益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