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孟帶著徒弟張長生從長安出發,長途跋涉一千多裏路,日夜兼程七天七夜,終於在八月十三當天抵達淮南。能在預算的中秋之前抵達目的地,劇孟緊繃著的臉上不由得寬鬆幾分。

想起這次天子交代給他的任務,劇孟心懷忐忑又有所期待。年初,淮南王劉安向天子進貢了他和淮南方士們編著十年的大作,書名為《淮南子》。書裏麵包羅萬象,但劇孟最感興趣的是裏麵關於養生的幾篇描述。

劇孟已經六十七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現今世上,有什麼能吸引到他的,也隻剩下長命百歲的願景了。中年之後,劇孟研究的,就是“養生”,這也是他能給侍奉宮中最主要的原因,雖然他的武功,也是皇帝所看重的。

劇孟是同一群方士一起,被天子召喚在長樂宮,共同觀看《淮南子》,裏麵文章寫的倒是不錯,隻是關於養生之術,不過是一些泛泛而談。劇孟瀏覽一遍之後,就稟告皇帝,無甚心得。皇帝聽後,並無失望的神色。

然而在出宮之後,宮中的東方朔跑來告訴他,淮南王私藏了一份“養生術”之時,劇孟心中一陣驚奇,突然預感到,能完成自己心願的地方,不在長安,就在淮南。

坐在馬上,劇孟想起了當天與東方朔的談話。

“東方先生所言,淮南王有所私藏,先生從何得知?又怎知其隱瞞之秘術,正是皇帝陛下所要的長生之法?依某看來,或許淮南私藏或許有之,不過是功法還有缺陷,淮南怕有害於陛下,不敢上供而已。”

麵對質疑,東方朔正色道:“此情報來源十分可靠,前輩不用懷疑。皇帝陛下命在下通報前輩,事出有因。

此事乃是長安有人從劉淩翁主那裏獲知,而且淮南王劉安兩年前就已經安排上百人練習其中秘術,嚴助派人調查得知,此術已經頗具神效。”

“煉金服丹兩年,就可以讓人飄飄欲仙,這也是神效。”劇孟嗤笑道。

“淮南之法,並不是服食丹藥。”

“難不成還能是吐納煉氣?”

“正是前輩所研究的煉氣以致長生的道法。”劇孟記得當時自己還沒來得及反駁,東方朔就拿出一份手書,說,“這是廷尉府派在淮南的密探所呈報,前輩請看。”隻見東方朔從懷中拿出一塊粗布,裏頭寫滿了小字:

“元光元年冬,王遣一書,書中繪滿人體經絡,命下吏每日晨時依脈絡吐納真氣,並詳述感受。後身愈壯,至年春,更有脫胎換骨之感。久探方知,王得奇書八篇,分令百人習之,以究其效。王將伍被盡習八篇,吾等百人不敵之。王習之,謂之可成大道,致長生。”

東方朔就已經接著說,“練劍一年,當有心得,煉氣十載,不見其獲。此乃前輩之話語。誠哉斯言,為何密探敢直言,淮南安排煉氣之死士,兩年可見神效,乃是因為其人正是其中之一,密探言道,秘術修煉兩載,有脫胎換骨,拔毛洗髓之感。

當今煉氣之士,不過是武功提高,未見壽命延長。反而因為真氣藏身體內,衝撞經脈,導致身體日漸孱弱,或是精神失常,走火入魔。故千百年來,世人煉氣,害處多於好處。但是如果能夠規避煉氣的失誤,發現正確的煉氣之法,那麼就可以批量訓練出身懷絕世內力的煉氣士。這是一股可以左右天下格局的力量,絕對!必須掌控在朝廷手裏。”

東方朔考慮的是大漢朝廷,天下大勢。而劇孟在乎卻是淮南王說的那一句“可成大道,致長生。”

“那名密探可有把秘籍獻上?”劇孟問道。

“一個月前,密探送來了這份報告,還有一張地址。然後就再也沒有音訊。而秘籍,八成就被藏在地圖標記的那個地方。”

“什麼地方?”

“八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