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應該處理好友誼與愛情的關係,分清友誼和愛情的界限。其實,男女同學在交往中產生了好感是正常現象,但是好感並不能視同為愛情,這是友誼的一種體現,更不能認為異性間隻有愛情沒有友誼。如果你真的這樣認為,就把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限製在一個狹隘的框框裏,會阻礙自身的發展。
媽媽,和異性同學交往雖然不被禁止,但是一定要掌握分寸,不能迷失了方向。請媽媽和爸爸放心,我一定會好好把握方向,謹慎對待異性交往的。
星期六:早熟的果子不甜
歌德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一書中寫道:“青年男子哪個不善鍾情?妙齡少女哪個不懷春?這是我們人性中之至聖至神……”少年男女之間發生朦朦朧朧的情感,清新而純潔,自有其美好的一麵。但如果把握不住適宜的“度”,稍不注意就會出現成長發展中的問題。
一談起早戀的問題,很多父母就會“談虎色變”。實際上,近些年來,早戀的現象在中小學越來越多、越來越早地出現。除了青少年青春期普遍提前,成為引動“早戀”的內在原因外,各種媒體中對於男女問題過多的涉及,都為孩子過早陷入“戀情”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有一位本來成績很好的初中女生,在期末考試中,竟然出現數學、化學和外語三門功課不及格的現象,把父母和老師都急壞了。
隨後,老師向其他同學了解了情況,原來這位女生和別的班上的一個男生談上了戀愛。
在對待早戀的問題上,人們的態度差異很大。有些人認為這有傷風化,必須加以懲治;也有的人覺得早戀不是大不了的問題,但極容易影響青少年的情緒和學習勁頭,對個人前途不利,因此應當製止;還有人認為,早戀是青少年男女之間純真感情的體現,因此,不應粗暴幹涉,隻要適當加以引導即可。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不少少男少女對待感情並沒有做到足夠理智,一旦真正“戀”起來,就會深陷其中而不顧,並隨之帶來一些危險。因此,無論是誰,都需要對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態度。
媽媽,早戀確實已經成了普遍現象了,大家好像並不在乎這件事是否正確,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早戀,感覺就像在趕時髦一樣。不過,我感覺這樣的確不好,有好多學習成績很好的同學,因為總是喜歡和異性朋友在一起玩,導致成績一落千丈。
孩子,你說得很對,對於自己的行為,很多孩子並沒有進行過理智的思考。有的孩子雖說隻是喜歡和異性朋友在一起玩,但久而久之,也會耽誤了學業。不僅如此,在最需要樹立理智人生觀的青春期,很多孩子由於貪戀和異性的交往,沒有建立起正確的人生態度,這對於未來的生活也是一大損失。
很多早戀中的孩子認為,戀愛是個人自由,別人無權幹涉。青春期中的孩子,正處在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他們無論在生理方麵,還是在心理方麵,都在迅速發展和劇烈變化。由於體內荷爾蒙的分泌發生了變化,對異性開始產生興趣,他們開始有了自己是成人的感覺。不過,這時期的你們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成人,尤其缺乏控製自己情感的能力,稍不注意便陷入“愛得如癡如醉”的境地,對各方麵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規律可循,人也不例外。從一個人發展的階段性來看,一個人一生大約有6個發展階段:嬰幼兒、兒童、青少年、青年、成年人、老年人,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任務。
青少年時期是完成學業的階段,將本應在青年階段完成的婚戀任務提前到青少年,或者更早的階段去做,勢必會影響個人的人生發展。人們都說“早熟的果子不甜”,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