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大宋朝已經十多天了,吳庸對自己的身份也初步適應。穿越前吳庸隻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庸庸碌碌過了二十多年,也沒有找到工作,卻對修真成仙感興趣。後來無意中從村誌中發現自己老家小村居然有一座宋朝古墓,於是就仗著熟悉地形,偷偷挖開潛入了裏麵,奇怪的是棺槨裏麵並無屍骨,僅有一個玉盒,剛打開隻見白光一閃,穿越了。
被穿越者也叫吳庸,其父親原為宋朝官員,因黨派傾軋失勢罷官,不久就急怒攻心生病而亡,母親也憂鬱而死,正所謂“樹倒猢猻散”,一個大家族就此死的死、散的散,就剩一個十三歲的少年流落在外。饑寒交迫之下,少年暈了過去,醒來之後,吳庸便正式成為穿越者並接受了這個少年的記憶。
“燕外青樓已禁煙,小寒猶自薄勝綿。畫橋紅日下秋千。惟有樽前芳意在,應須沈醉倒花前。綠窗還是五更天。”
吳庸輕輕念著當朝舒學士所寫的《浣溪沙》,心中不免有一絲惆悵。正是小寒季節的清晨,大雪過後,街上行人很少,吳庸衣衫單薄凍得發抖,心中卻在恨恨地想:“人家穿越都是自帶豬腳光環,金手指,什麼美女成群,奇遇不斷,而我卻又冷又餓,也沒有自帶什麼作弊器,穿越真特麼不是人幹的事。”
“這是天將降大任於我的節奏啊,老天讓我穿越到宋朝必有原因,這個宋朝與曆史上的宋朝相似卻並不完全一致,不過種種問題當頭,首先還是要解決溫飽問題。”吳庸做了一個重要決定——乞討。“當麵臨生存需要危機的時候,自我實現的需要可以暫時放一放”,上大學時馬斯洛老師曾經這麼說過。
正所謂“線上要飯越漂亮越幹淨越好,線下乞討越醜越髒越好”,吳庸看看自己,髒是一定的,醜的還不夠明顯,畢竟父親失勢前他也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公子哥,雖說不算帥哥,但也狠不了心讓自己缺胳膊斷腿啊。
吳庸慢慢向小鎮上唯一的燒餅店走去,低頭尋思著該怎麼開口乞討。正猶豫著,賣燒餅的老人笑眯眯地對吳庸說:“少年,肚子餓嗎,這個剛出爐的燒餅送你一塊”。“什麼,大宋的百姓這麼淳樸熱情嗎,我這還沒有開口乞討啊”,吳庸抬頭看向老人,紫紅色的臉膛,高大的個子,真是個好人啊,接過了燒餅,忙不迭地說“謝謝,謝謝——”。
話沒說完,老人臉色一變,一把推開了吳庸,“快滾開,別耽誤了我做生意!”吳庸一個趔趄,跌倒在旁邊的雪地上,燒餅也沒有拿穩,倒黴地滾到了地上,濺了一地的雪和爛泥。
“這翻臉真的比翻書還要快啊,世態果然炎涼”,吳庸抬頭看看,遠遠向燒餅店走來兩個人,一個高瘦子板著個臉,一個矮胖子笑嘻嘻的。
“小兄弟當心,天這麼冷還摔濕了,這個老頭該死”,矮胖子拍了拍吳庸胳膊上的積雪。
“老家夥,給咱兄弟來塊燒餅,要用你的真火烤出來的哦”,矮胖子盯著老人,“堂堂的烈火門原門主展望天居然躲在這個小鎮賣燒餅,說出去真難相信啊”。
“奉門主之命,交東西,留全屍”。高瘦子冷冰冰的說道。
“原來是胖瘦尊者,你們不是在關外逍遙的嗎,又當了什麼狗屁門主的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