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楊辰的話確實很讓人提氣,聽了之後就會覺得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主持人不知道是真被感動了,還是為了節目效果,竟然抽紙擦眼淚了。
等她調整了情緒之後,繼續說道:“不好意思,我實在是有些觸動。我就是從山區走出來的孩子,特別明白當初生活有多苦。但是現在我老家已經全部奔小康了,大家現在討論的是誰家誰家蓋了新房,誰家誰家買了轎車。可是我小的時候大家討論的是去哪裏打工才能養家糊口,種什麼東西才能養活一家人。所以,我特別能理解楊先生說的我們現在已經站起來了,不用再仰望任何人。不管是什麼樣的對手,我們都有能力擊敗他。我們繼續哈。那楊先生接下來會有什麼打算嗎?比如會不會有什麼類似於收割歐洲股市的行動了?”
楊辰哈哈大笑,回道:“這個暫時不能說。因為如果說早了,那就會暴露了消息,他們就能提前做準備了。”
主持人:‘啊?哈哈……那我知道什麼意思了。我們都知道楊先生投資方麵很厲害,但是您不僅僅是在投資方麵厲害,在科研方麵也很厲害。比如之前領先世界的光伏和風電技術,癌症特效藥等。最近您又啟動了可控核聚變項目。您是怎麼懂這麼多東西的呢?您對這方麵的規劃是什麼樣呢?’
楊辰:“我本人比較喜歡研究一些理科類的東西,因為我不專業,所以我敢提出一些看上去不可能的問題。大家隻是看到我成功了,其實你們沒有看到我失敗的時候。這麼說吧,我可能提出來一百種可能,隻有一種可能被科研人員給證實了。與其說我懂的多,不如說我肯動腦筋聯想,我不怕錯,不怕被嘲笑,所以我提出的東西多了,總有一種可能是真的。所以,最厲害的不是我,而是能驗證我猜想是對還是錯,是真還是假的科研人員。我對科研方麵的規劃是盡量投資研究一些耗資巨大,見效又緩慢的項目,為國家分擔一點壓力吧。畢竟我個人確實有一些能力,理應承擔起對應的社會責任。我接下來所有的重點都會放在可控核聚變這個項目上。隻要這個項目有了成果,我們大夏就可以改變和主導世界了。那時候,我可能就會正式退休了。我今年28歲了,希望我30歲之前能完成這一終極目標吧。”
主持人:“三十而立,所以您是準備用可控核聚變作為自己而立之年的賀禮嗎?”
楊辰:“對!我覺得人生不能一直在操勞中度過,應該留下時間好好享受生活。生命都隻有一次,應該給自己的身體和靈魂享受美好的時間,不能一輩子都在忙忙碌碌。等我30歲的時候,我會把名下所有企業都交給職業經理人管理,我個人將會退隱江湖,結婚生子,享受生活。”
主持人:“三十歲就退休嗎?那是不是太早了點?對很多行業來說,三十歲隻是開始而已。可能也就是剛拿到博士學位,正要參加工作呢。您這個時候就要退休,豈不是太浪費您的聰明才智了?您要是能奮鬥到了六十歲,不光給您個人打來了無法估量的收獲,也會給國家帶來難以估計的收益。這不好嗎?”
楊辰:“哈哈……我覺得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太著急想把什麼事都做好反而不妙。舉個例子來說吧。當年隋煬帝就是因為太著急了,什麼都想幹,結果就遭到了反噬。假如他把開科舉,開運河,東征等重大事項分成三代人完成,隋朝絕對不會僅僅維持兩代就亡了。開科舉,這可是毀滅世家把控國家資源的事情,一代人都不見得能完成,他偏偏要在自己這一代就完成。東征就更不用說了,這得經過幾十年的準備才能動手,他偏偏要在自己在位的時候動手。換到我們這個時代說也一樣,隻要可控核聚變研究成功,那就是改天換地的壯舉。如果我還要繼續研究更高深的東西,我擔心我會遭到天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