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操作有兩個好處。

第一,可以在其他人都貪心的時候輕鬆把手裏的貨給出幹淨,也就是不用擔心賣不掉,節省銷售成本。

第二,規避最後那10塊錢隨時可能崩盤的風險。

這方麵做得最成功的的就是李家成,他在16年的時候就開始拋售國內的資產,轉到國外去投資。

但是16年左右正是房地產第二波暴漲的開始階段,很多人都跟瘋了一樣衝進樓市。

結果如何?

李家成輕鬆完成出貨,套現幾千億離開了。

而那些接了盤的人,一下子就被套住了。

後續的各種新政加以限製之後,房子不好賣了。

要知道投資客的錢都是有成本的,多耽誤一天就得多付給銀行一天利息,或者多增加一天的機會成本。

潘慶國和張青山現在就跟那些散戶一樣,總覺得價格還會上漲,如果現在就賣掉,顯然太虧了。

但是,楊辰可不願意做這樣的散戶。

他和潘慶國總計投資580億米金買入了液化氣,糧食,黃金等商品,又跟張青山投資了600億大夏幣買入了燃氣,小麥等商品。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們持貨量太大,光是出貨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全部出完。

所以,不趁著現在行情好,全世界的人都在求購燃氣和糧食等商品的時候把手裏的存貨出掉,等這一波短缺危機過去了,他們再想出貨可就難了。

聽了楊辰的分析,潘慶國和張青山大概明白了他的想法。

潘慶國:“明白了,明白了。還是楊先生懂的多呀,我就想不到這些東西。”

張青山:“這個道理我聽說過,有不少投資大師都說過不賺最後一個銅板的投資準則。看來高手所見略同,楊老板跟他們的想法一樣呀。那我知道了,我立馬聯係客戶拋售存貨。但是美利達還欠我們大概400萬噸小麥,他們實在是籌不到了,這一些天一直在跟我商量解決。楊老板覺得我們該怎麼處理這個事情?”

當初楊辰之所以要跟美利達合作,目的是為了搞垮他們,讓嘉能可背鍋。

因為是嘉能可的老總介紹的客戶,美利達現在遇到了大麻煩,他們自然而然會聯想到自己中計了,而引誘他們中計的就是嘉能可。

所以,美利達一定會向瑞士政府投訴嘉能可。

嘉能可肯定想不到跟楊辰之間的恩怨已經結束了幾個月,卻還會有大麻煩。

誰讓他們當初不開眼,居然想獵殺楊辰呢。

這就是他們應該有的下場。

所以,楊辰便說道:“老外獵殺我們的時候,可從來不講情麵,不會手下留情。你當年被嘉能可坑了十億米金,你跟他們求情的時候,他們放過你了嗎?”

這是張青山一輩子的痛,雖然後來又靠著楊辰把錢要了回來,但是當年輸給嘉能可時的場景,他這輩子都不會忘。

“明白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要麼他們交貨,要麼他們就賠償違約金,不會有第三種解決方案。”張青山一臉認真地說道。

楊辰滿意地點點頭,道:“張董能這麼想就對了。行了,我們就聊到這裏吧。接下來就看二位的了,希望我們拋貨順利,把該賺的錢賺到手裏。”

“哈哈……”三人齊聲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