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聽歐洲積累幾百年的財富要化為烏有,這場衝突才會結束,頓時都驚呆了。
楊辰對這場衝突的看法竟然是這樣的?
汪炳睿:“楊董的看法竟然是這樣的!您覺得現在的不穩定局麵會導致歐洲破產?”
楊辰:“當然!短時間內他們無法尋找能源和糧食替代品,必須花更多的錢去滿足國民需求。長久來看,他們肯定會想辦法擺脫這種依賴,那就隻能舍近求遠,去跟米國等購買價格更貴的能源和糧食。但是等他們打通這些渠道,至少也得10年時間。那時候各國財政早就出現危機了。”
汪炳睿點點頭,轉頭又問華爾街巨頭們的看法。
巨頭們聽了楊辰的說法,無不震驚。
他們都覺得隻是當事國會有麻煩,經濟發展受阻,財政等方麵肯定會吃緊,甚至維持不了現在的局麵,嚴重點可能會經濟和政權同時崩潰。
但是他們沒想過歐洲各國會麵臨著什麼。
因為歐洲各國缺少能源和糧食,而這些又是維持國民基本生活,工業和經濟發展的必需品。
石油貴了,私家車用不起汽油可不開,但是工業化燃料和原料必須得保證供應,否則整個國家的經濟都會出問題。
糧食貴了,難不成國民就不吃飯了?
不管糧食價格有多高,該買還是得買,不能讓百姓餓著肚子。
否則,誰還有閑情逸致聽那些什麼自由民主的口號呀。
這也就意味著歐洲各國哪怕是掏空家底,也必須購買昂貴的能源和糧食。
雖然不至於發展到楊辰說的那麼嚴重程度,但是隻要這場不穩定維持10年之久,歐洲各國絕對會倒退二十年。
摩根士丹利總裁:“楊先生的看法果真比較獨到,現在我知道為什麼你總是能贏了。”
楊辰笑著回道:“一點拙見而已,不足掛齒。我說的隻是任其發展的結果,但是顯然有些人不會允許這種局麵維持太久。都有可能吧,沒法說的那麼確定。”
高盛總裁:“那我想問一下楊先生對未來十年全球經濟發展的看法。不知道楊先生能否不吝賜教?”
楊辰:“未來十年?說難聽點,明天現場的所有人還能不能全部活著都不好說,誰又能說得準未來十年的事情呢?”
高盛總裁:“哈哈……可能是我說的太長了,那未來半年,或者三個月的經濟形勢呢?楊先生能否準確預測?”
楊辰:“還是我剛才說的那樣,明天各位還在不在都不好說,怎麼去預測未來半年或者三個月之內的事情呢?我可不是預言家,沒有那麼大的本事。”
高盛總裁:“那我就不明白了。若是楊先生無法準確預測未來經濟發展,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覺得局麵安穩了,甚至連當事國都明確表示不會再起衝突,楊先生為什麼能預測相反的局麵,從而大膽地做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