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以為花錢就是不好,有時候想花錢買人家還不樂意賣呢。
股東們當然明白李智恩的意思。
無非就是想給新公司提供便利,直接花錢買到線代汽車集團幾十年的研究成果,省得她和楊辰的新公司還要投入巨資研究新技術,耽誤時間不說,還不一定能研究出來成果。
說心裏話,這些股東並不願意賣專利技術的使用權給楊辰和李智恩的新公司。
但是他們現在沒辦法,兩星集團持股38%,李智恩得到了鄭智勇的5%股權,楊辰收購了15%的股權,他們是一致行動人,加起來合計持股58%。
說難聽點,就是她倆單獨做決定把線代汽車集團的專利技術無償給他們的新公司使用,其他股東都沒辦法阻止。
現在李智恩主動提出來讓大家表決,一方麵是尊重大家作為股東的權利,另一方麵就是單純走個流程。
小股東們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沒有其他選擇。
為了避免跟李智恩起衝突,股東們趕緊順從她的意思舉手表示讚同。
“我覺得這是好事,咱們一直缺乏新的業務增長點,現在不是找到了嗎?若是會長和楊先生的新能源汽車公司能做起來,咱們就有了一個穩定的利潤增長點啊。”
“嗯,說的有道理。我可以支持會長的提議,但是我有一個要求,希望會長和楊先生的新公司能跟我們簽訂一個保底采購協議。每年保底要從我們線代汽車集團采購一定額的專利技術,少於這個數,差多少,你們補多少。這樣對我們來說才公平。不然我們拿著那麼多專利技術賣給你們用,對線代汽車來說不劃算啊。將來你們自己研發了可以替代的技術,然後就不跟我們采購了,那我們豈不是成了你們的墊腳石?”
“對,我也是這種想法。正常情況下,即使有錢,我們也不會賣一些核心的專利技術。現在因為看在會長和楊先生的麵子,我們才願意出售。但是二位的新公司不能拿我們線代汽車集團做跳板,現在用得著就用,將來用不著了就把我們踢開。這不行,絕對不行。”
……
股東們的想法倒是也沒錯,沒人願意成為別人前進道路上的墊腳石。
楊辰和李智恩的新公司剛成立,為了走捷徑而購買線代汽車的專利技術。
可是等新公司站穩腳跟,有了自己的技術,再一腳把線代汽車集團給踢開,那線代汽車集團可就太虧了。
李智恩看向了楊辰,這事還是得由他來做決定。
楊辰向來不占人便宜,做生意盡量實現互利共贏。
用錢買到線代汽車集團幾十年的科研成果,這本就是大好事,楊辰不會隻追求自己的利益,不顧合作對手的利益。
所以他便點點頭,接受了股東們的說法。
有了他的點頭,李智恩才敢正式答應股東們。
“沒問題,我們可以簽訂保底采購協議。如果我們沒能完成采購額,差多少,新公司補多少。但是具體簽訂多少年的合約,保底采購額又定為多少,還是得仔細研究一下才行。楊先生,你覺得呢?”
說完,李智恩就看向了楊辰,其他股東們也都看向了他。
大家算是看出來了,李智恩不過是個“傀儡”,楊辰才是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