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第三十五節br
凍傷和燒燙傷
凍傷按損傷範圍可分為非凍結性凍傷(如凍瘡等)、局部性凍傷、凍僵;按凍傷程度的症狀可分為:一度凍傷(皮膚淺層凍傷)、二度凍傷(皮膚全層凍傷)、三度凍傷(全層及皮下組織)、四度凍傷(肌肉骨骼)。
急救方法包括在局部塗凍瘡膏,局部用藥應塗厚,每日數次溫敷創麵;每日換藥,用無菌紗布包紮。
局部凍結或凍僵患者救治中嚴禁用火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凍傷部。常規複溫方法是將凍肢浸泡在42℃的溫水中,至凍區皮膚轉紅,尤其指(趾)甲潮紅,組織變軟為止。時間不宜過長。對顏麵凍傷,可用42℃溫水浸泡的毛巾,進行局部熱敷。在無溫水情況下,可將凍肢置於自身或救護者的溫暖體部,如腋下、腹部或胸部,以達複溫的目的。
燒燙傷指各種熱源、光電、放射線等因素所致的人體組織損傷;熱源包括熱水、熱液、熱蒸汽、熱固體或火焰等。
現場急救包括迅速脫離熱源。脫去燒燙過的衣物,切忌粗暴剝脫,以免造成水皰脫皮。在燒傷現場可用幹淨敷料或布織物保護傷處避免再汙染和損傷。輕度燒傷,特別是四肢燒傷,應盡可能立即用冷水連續衝洗或浸泡,可迅速降低熱度及減弱熱源對組織的持續燒傷;中、重度如出現心搏、呼吸驟停時,確定環境安全後,立即進行心肺複蘇;盡早、盡快轉送到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