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傘的孩子就得拚命奔跑(1 / 1)

故事頻道

21歲那年,郭德綱從外地來到北京拜師學藝,卻四處碰壁。經曆了種種挫折之後,他和幾個朋友成立了一個小俱樂部,靠在街頭賣藝維持生計。那時候,他住在北京的郊區,從住處到市中心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為了省錢,他每天都騎著自行車來回奔波穿梭,連公交車也舍不得坐,這樣,他每天的行程需要花費四五個小時。盡管如此,他也從來沒耽誤過一次學藝或演出。

雖然說機會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然而命運似乎總愛和努力的人開玩笑。對他來說,失敗一次次降臨,成功成了遙不可及的目標。

有一次,練習到深夜完畢之後,他像平時一樣騎著自行車回家。可剛騎出沒多遠,自行車的鏈子突然掉了下來。午夜的街道上,公交車已經停運,打的對於一個沒錢的人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想到第二天下午還有一場重要演出,他腳一跺,牙一咬,把自行車扔在路邊,向郊外的出租屋跑了回去。

那時正值秋雨綿綿的季節,直到天色微微發亮的時候他才渾身濕漉漉地回到住處,頭暈目眩的他一頭栽倒在床上,發起了高燒,他心裏清楚,這樣下去非出事不可。於是,他勉強支撐起來,翻箱倒櫃地找出一個破傳呼機,拿到街上賣了十多塊錢,買了兩個饅頭和幾包感冒藥,硬是挺了過去。當他下午麵色蠟黃地趕到演出地點的時候,他的搭檔嚇了一跳,問他出了什麼事,他笑著說了昨晚的遭遇。看著他憔悴的麵容,搭檔的眼淚在眼眶裏直打轉,輕輕拍了拍他的肩,什麼也沒說,攙扶著他走上了前台。

……

俗話說,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過後就是彩虹。幾年之後,郭德綱已經紅透大江南北,有記者把他當年的這些故事挖出來,問他為什麼能堅持到現在。他微笑著回答:“我小時候家裏窮,那時候在學校一下雨別的孩子就站在教室裏等傘,可我知道我家沒傘,所以我就頂著雨往家跑,沒傘的孩子你就得拚命奔跑!像我們這樣沒背景、沒家境、沒關係、沒金錢,一無所有的人,不拚命工作,不拚命奔跑,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老板心語

沒有庇護的成長,能夠讓自己進步得更快。拋開拐杖,自立自強,我們才能邁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沒有資源、沒有背景,是很多初入職場者的現狀,這時候,隻要我們能夠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從工作和生活中汲取成長的養分,那麼,就算是沒有別人的幫助,我們也能夠取得讓人羨慕的成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