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七月初的時候,是這個地處偏遠的西北小縣城的一種藥材的成熟時期,這個藥材在這個縣城也算是一種特產了。到了這藥材成熟的時候,會有差不多為20多天的采摘期,當地的農民大多也都靠種植這種藥材為生。
這種藥材屬於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莖直立,上部分枝,全部莖枝白色或淡白色,光滑,杆子上沒有毛,在莖枝頂端張有一個骨朵,到了成熟的時候便在骨朵上麵散射開出針狀的花來,大家叫這種藥材為紅花,這田家三兄弟年前合夥收的便是這采摘下來曬幹的紅花毛。因為紅花有很好的入藥價值,又因為其隻能靠人工一朵一朵采摘下來然後曬幹,故而這紅花的價格就相對高些。
每到紅花盛開的季節,那地裏遠遠望去紅的、黃的一朵朵的就連成了一片花海。當骨朵上麵的紅花被采摘完後不多久,這骨朵裏的籽就成熟了,這當地的種植戶除了會留一些用作來年種的種子外,大部分的紅花籽被拿去榨了油繼續展現著其經濟價值。
田家兄弟到這裏的頭幾年裏對這個紅花也是知之甚少,還是這田家老大到處結交人結交了一個專門收這個的外地來的人才知道此門生意。於是這田家老大就買了那輛三輪貨車開始一點一點的到鄉下收這紅花,邊收著也邊琢磨著這個生意裏的門門道道。
剛開始做紅花生意的時候,因為對紅花和市場的不了解讓這田家老大吃了很多虧,但這俗話說的好,吃虧是福,這虧吃多了經驗也就出來了,慢慢的,這田家老大也就琢磨出了這行裏的一些道道,琢磨出道道後的田家老大就帶著田家老二和這田家老三一起做起了這門生意,這田家老大想的是以後三個兄弟之間在生意上好歹也能互相扶持扶持。
往年到了季節這田家老大想的都是怎麼收到當季既便宜又好的幹紅花,這今年來了沒什麼固定營生的田家大姐一家,於是這田家老大就想著他們這樣跑去給別人摘紅花賺勞力錢,還不如出點錢包一塊地,剛好這田青和田青哥哥暑假也沒什麼事,可以跟著一起摘一些。田家老大到鄉下看了幾塊地,盤算了下成本,最終根據田家大姐家的經濟情況包了一塊紅花地。
紅花地包好以後,田家老大用自己做生意的三輪貨車把這田家大姐一家五口、田青和田青哥哥一起送到了地裏,然後田家老大在這紅花地頭上尋了一片平坦的空地,用六根木棍和兩層塑料布搭起一個三角柱形的棚子。棚子搭好後田家老大跑到附近的麥地裏拉來了一跺堆在地頭的麥稈鋪在裏麵,再把從家裏帶來的紙殼子鋪在上麵,最後把帶來的褥子鋪上,就這麼的一個供七個人住的臨時帳篷就搭建好了。住的地方搭好後,這田家老大又找了一個陡坡,在這陡坡上麵挖個洞,在側麵再挖個棟,就這麼的一個臨時的土灶也挖好了。現在住的地方有了,做飯的地方有了,田家老大再隔個三四天過來送次菜拉次水的,這樣一個為期二十天左右的住所所需要的裝備就齊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