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修建使館,劃分租界。
然後用“概括記憶法”將上述內容壓縮為“錢”、“禁”、“兵”、“館”四個字,再用諧音法記為“前進賓館”。一想到“前進賓館”這四個字,就可以想起《辛醜條約》的全部內容了,而且答題的時候順序都不會錯的。
所以,諧音是記憶的竅門。在記憶過程中,我們可以把某些零散的、枯燥的、無意義的識記材料進行諧音處理,以形成新奇有趣、富有意義的語句,這樣就容易記住了。
4.分塊記憶法
有些記憶對象內容繁雜,或者數量多、排列無序,不易記清。這時可依某種規則,先將這些內容進行劃塊分割,再對各小塊采取適當的記憶法則進行記憶,最終達到整體記憶的效果,這就是分塊記憶法。
例如,我國古代兵書中著名的三十六計如下。
(1)瞞天過海(2)圍魏救趙(3)借刀殺人
(4)以逸待勞(5)趁火打劫(6)聲東擊西
(7)無中生有(8)暗度陳倉(9)隔岸觀火
(10)笑裏藏刀(11)李代桃僵(12)順手牽羊
(13)打草驚蛇(14)借屍還魂(15)調虎離山
(16)欲擒故縱(17)拋磚引玉(18)擒賊擒王
(19)釜底抽薪(20)渾水摸魚(21)金蟬脫殼
(22)關門捉賊(23)遠交近攻(24)假途伐虢
(25)偷梁換柱(26)指桑罵槐(27)假癡不癲
(28)上屋抽梯(29)樹上開花(30)反客為主
(31)美人計(32)空城計(33)反間計
(34)苦肉計(35)連環計(36)走為上
乍一看,這三十六計數量多,內容雜,很難記住。而事實上,這三十六計依先後順序劃分為六套,每套六計,各套依次為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和敗戰計。據此,我們可以把每一套作為一小塊來記,采用口訣記憶法,將所屬六計的首字取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