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1)

三百一十八年前,時任昊國國君駕崩,次年新皇登基。

為排除異己,鞏固新政,新皇逐一除掉了五位同父異母的兄弟,唯獨留下了胞弟-榮慶王爺。

榮慶王爺對皇兄鐵腕肅清手足的行為頗感痛心,屢次進諫,苦勸皇兄勿施厲政,新皇一怒之下,將榮慶王爺發配至三千裏外的西疆,命其為國戍邊。

榮慶王爺對皇兄流放自己的行為十分失望,更對其一係列厲政措施感到痛心疾首,遂暗自拉攏西部三郡的節度使,又聯合西部兩大修真門派—極月宗和赤烏門,意圖謀反。

極月宗和赤烏門不斷的派出高手參與訓練軍隊,更有多位強者直接擔任各部先鋒統帥,經過十五年的韜光養晦,西部三郡已經是兵強馬壯,榮慶王爺認為時機已到,遂舉旗而起,發兵東進。

軍隊向東一路所向披靡,如摧枯拉朽一般直下五郡;昊國朝廷大驚,舉全國之力抗擊,在東九郡的三大修真門派的協助下,終於將其擋在了麒麟山脈腳下。

至此,榮慶王爺已拿下昊國十八郡中的西九郡,半壁江山已歸囊中,於是自立為皇,立國號為榮,且拜極月宗宗主為國師,與昊國以麒麟山脈為界,分庭抗禮。

榮國軍隊極高的素質和凶狠的作風給昊國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昊國朝廷立即拜東九郡的三大修真門派—陽靈山仙宗、落霞灘和燕回穀為供奉門派,請求三派參與到軍隊中來,以圖日後收複西九郡。

此後三百年間,兩國軍隊雖未有過大規模戰役,但邊境小規模衝突一直未斷,兩國邊境線雖已成既定事實,但兩國朝廷仍互不承認,至今仍宣布為戰爭狀態。

兩國的修真門派也是明爭暗鬥不休,雙方多年來互相釀成的血海深仇數不勝數,兩大陣營的修真人士見麵無不分外眼紅,都以置對方於死地為快。

而近百年來,極月宗和赤烏門在榮國朝廷的大力扶持下,人才輩出,不斷有天賦異稟的奇才橫空出世;而以陽靈山仙宗為首的東九郡修真界卻逐漸式微,年輕一輩能破凡入階者寥寥無幾。

如今,昊國的修真三派在與榮國兩派的對抗中屢屢吃虧,多年來折損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子弟,已呈青黃不接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