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加大反腐力度—反腐敗和財務透明度受到高度重視。杭州峰會批準了《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和《二十國集團2017—2018年反腐敗行動計劃》。中國成立了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
8.批準能效合作—G20中國主席年重視能源可持續問題,突出創新和長期規劃。杭州峰會批準了《G20能效引領計劃》(EELP),構建長期框架,支持G20自願能效合作。與中國主席年優先強調創新的主題相符,EELP囊括了能效新技術的各個合作領域。
9.規劃貿易戰略—2016年G20杭州峰會首次通過了《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該戰略旨在將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納入全球經濟,並解決全球貿易和投資增長放緩的問題。
10.製定投資規則—G20中國主席年通過了《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這是全球首個多邊投資規則框架。峰會公報強調了知識產權,同時也提出了自願基礎上的技術轉讓問題,並呼籲共同創造一個可預測的投資環境。
11.貫徹包容發展—G20中國主席年通過了《二十國集團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為G20成員實施聯合國SDG(可持續發展目標)議程提供了動力。不同於往屆G20的工作方式,《行動計劃》中確定的16個可持續發展領域(SDS)同時在財金渠道和發展軌跡方麵獲得優先地位。該計劃與中國主席年的整體議程設計相符,使包容可持續發展貫徹到G20的各個議題中。
12.關注非洲發展—G20中國主席年發起了《二十國集團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倡議》。這是G20首次對低收入發展中國家提出全麵、綜合的政策願景。《倡議》指出,工業化包括能源、貿易、基礎設施和就業等許多因素。同時,《倡議》中所涉及的工業化議程除了上述幾點,還包括創新議程。
13.倡議互聯互通—中國發起了《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以支持互聯互通的提升。該聯盟旨在加強不同區域方案間的協同增效,監測評估全球互聯互通。中國主席年還非常重視基礎設施,因為它可以加強互聯互通,同時也是非洲工業化議程的關鍵問題,能夠促進發展中國家與地區加入區域內和區域間貿易體係。
14.提升基礎設施—G20中國主席年的基礎設施議程突出強調的是提升質量,對具有社會包容性和環境可持續性的項目進行高質量投資。由11個多邊開發銀行(MDB)—包括由新興市場引領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BRIbsp;Development Bank)—簽署的有關支持基礎設施投資的聯合聲明,重點關注了高質量投資。此外,中國主席年的非洲工業化和綠色金融議程也十分重視高質量投資。
7.加大反腐力度—反腐敗和財務透明度受到高度重視。杭州峰會批準了《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和《二十國集團2017—2018年反腐敗行動計劃》。中國成立了G20反腐敗追逃追贓研究中心。
8.批準能效合作—G20中國主席年重視能源可持續問題,突出創新和長期規劃。杭州峰會批準了《G20能效引領計劃》(EELP),構建長期框架,支持G20自願能效合作。與中國主席年優先強調創新的主題相符,EELP囊括了能效新技術的各個合作領域。
9.規劃貿易戰略—2016年G20杭州峰會首次通過了《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該戰略旨在將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納入全球經濟,並解決全球貿易和投資增長放緩的問題。
10.製定投資規則—G20中國主席年通過了《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這是全球首個多邊投資規則框架。峰會公報強調了知識產權,同時也提出了自願基礎上的技術轉讓問題,並呼籲共同創造一個可預測的投資環境。
11.貫徹包容發展—G20中國主席年通過了《二十國集團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為G20成員實施聯合國SDG(可持續發展目標)議程提供了動力。不同於往屆G20的工作方式,《行動計劃》中確定的16個可持續發展領域(SDS)同時在財金渠道和發展軌跡方麵獲得優先地位。該計劃與中國主席年的整體議程設計相符,使包容可持續發展貫徹到G20的各個議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