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2)

每一個人生來就是一個品牌

每一個人生來就是一個品牌,無論你是否有清晰的定位,都會有屬於你自己的一條軌跡和標簽。軌跡是用你自己的經曆定義自己,而標簽是這個時代賦予你的辨識。如同一壺濁酒對影成三人的“詩仙”李白,怒砸古琴一琴成名的陳子昂,鐵騎踏平歐洲彎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痛失滑鐵盧的拿破侖,敗走麥城的關二哥。

當然,即使同一對照物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人生。亞當和夏娃在一個蘋果中發現了人類的禁果之秘,牛頓用砸在頭上的蘋果告訴你一個讓很多理科生汗顏的萬有引力,一個叫做喬布斯的素食主義者隻咬了一口蘋果就拉著一個叫做約翰·斯庫利的家夥,用一個偏執而瘋狂的用戶體驗席卷了全球。

每一個人出生囿於外界環境的因素,也注定了不一樣的人生。就像比爾·蓋茨的成功啟示錄裏不會告訴你他的母親是IBM董事會的董事,巴菲特的書隻會告訴讀者他八歲就去參觀了紐約交易所,但不會告訴大家,那是他身為國會議員的父親帶他去的,並由高盛董事接待。我們姑且不討論這句話是否是偽證(謊言說久了信的人就多了,散播謠言的成本太低了),想必再威猛的諸葛亮也扶不起一個劉阿鬥。

有些時候,他們隻是善於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人脈關係,抓住了一個大多數人不在意的機會而已。王石憑借國企的身份囤積飼料7個月囊收300萬,褚時健用一個縣級的卷煙廠締造了紅塔集團而為國家創近千億稅收,張瑞敏接手的隻是一個瀕臨絕境的小破廠,而如今的海爾已跨入全球500強。你可以單以為是時勢造英雄,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幕後其實有著一雙看不見的手在推動著,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利用國企的信托從銀行拿到“無底洞”般的、甚至是血本無歸的貸款。而在今天,很多的國企CEO通過合法的途徑、打著產權改革的旗號大搞MBO(ManagementBuy-Outs,管理者收購)已成為司空見慣的事。

一個人的影響力一旦形成,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個產業圈,在這個產業圈裏人盡其職就會開始良性發展。目前已經形成良性產業圈的就是以明星為主的商業行為,那些你看不見的、不大了解的幕後人員就是整個產業的幕後推手,他們通過幫助明星規劃各種代言、時尚party,以及出席各種影視聚會,以此塑造該明星的持久影響力和曝光率。如果有一天你在某時尚網站的娛樂頻道看到那些令人咋舌的八卦新聞,千萬不要大驚小怪或者表示惋惜且再也不相信愛情了,你應該慶幸在不遠的將來很可能會有一部相關明星為主角的很叫座的商業電影或電視劇即將被搬上熒幕,而那些所謂的紅毯走光也不過是明星招攬鏡頭的一種營銷活動而已。

想必你喜歡《蝸居》裏的小貝,喜歡《奮鬥》裏的向南,喜歡《裸婚時代》裏的劉易陽,卻不喜歡《海洋天堂》裏的大福,可是他們不都是文章嗎?你看,人是多麼奇怪的動物!並不是因為你的樣子決定了你的出路和未來,而是你被貼上了什麼樣的標簽才有了什麼樣的故事。普通的麻繩一元一根,如果被貼上“乾隆下江南禦用拉船麻繩”,也就會有全新的意義而變得更受矚目。就像同樣的生理處境,司馬遷發憤寫《史記》而展現了男人的血氣方剛,鄭和七下西洋宣國威擴貿易盛世追跡漢唐,李蓮英13歲入宮,生性圓滑得慈禧恩寵。

你在哪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想要到哪裏,與誰一起。無論是企業還是產品,多數是看不見未來的,而有了戰略戰術後才找到了一條通往羅馬的大道,而你定義企業或者產品的品牌標簽則決定了哪一部分受眾願意追隨你。

在今天,我們追捧那些所謂的成功學在遭遇了唐駿的學曆“造假門”後才稍微冷靜一些,很多事情是沒法複製的,時機這個東西一旦過去了就會過去,就像王興放棄了校內網、飯否網後狙擊團購市場,馬雲重心發力淘寶締造SNS(SocialNetworkSite,“社交網站”或“社交網”。)網購圈子,新浪憑借微博鹹魚翻身卻也未發現明朗的商業模式,豆瓣低調7年泛興趣籠絡文藝青年複蘇小清新時代。站在今天這個位置上,不可能再成功一個諸如搜狐、新浪般的門戶,人人網和開心網依然占據SNS社交的頭把交椅,而騰訊已然開始發力微信搶占移動互聯網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