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三王東征一(1 / 2)

翌日辰時,各部如約展開攻擊,章王林紹璋所部攻擊大勝關,瑛王洪春魁所部攻擊秣陵關,忠王李秀成部攻擊淳化縣城,炮聲震天響,天京城都能聽得到。

攻擊一如往常犀利,三輪炮擊之後,這些所謂的險要關口都被炸出了缺口,隨著炮火的延展,清軍死傷慘重,士氣低落,雖然守將已經被告知太平軍火器犀利,但是當他們自己親身感受時,才明白這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對抗,士兵再勇敢也於事無補。

最先被攻破的是就是淳化縣城,這裏雖然嚴陣以待,也增加了防守軍力,但是城牆與重要關口相比,還是有較大差距,半個時辰不到,忠王李秀成的大軍就已經攻入縣城,清軍作戰雖英勇,但武器之間的代際差真是不可逾越,加之太平軍士氣高漲,淳化縣城很快就落在李秀成手裏。

打下縣城後,李秀成將大營設在縣衙,召集部眾召開作戰總結會議,研究下一步的行軍作戰計劃,與此同時命令屬下張貼安民告示,安定人心,設立招兵點,招收新的兵員,進一步擴大兵力。

大勝關和秣陵關這邊的戰況比較慘烈,湘軍在此兩處布置了大量兵力,加之地勢險要,布置了很多舊式火炮,雖然威力和射程有限,但是據險而守還是有很大優勢。

特別是大勝關,因為距離長江很近,所以湘軍水師可以協助作戰,此時黃翼升也調集了不少水師戰船,戰船的炮火雖然落後於太平軍,但是算比較犀利,雖然對太平軍威脅不大,但是也能遲滯太平軍的攻擊速度。黃翼升吸取了之前炮轟天京城時的教訓,布置戰船較為分散,太平軍炮擊跑射程距離不夠,野戰炮畢竟數量少,雖然擊沉了部分戰船,並不能很好地驅逐湘軍水師,因此大大遲滯了太平軍奪取大勝關的時間。

秣陵關這邊則是調集了周邊隆都、祿口、元山三處的守軍,兵力達到了1萬餘人,憑借關口險隘,妄圖據險而守,阻撓太平軍繼續南下。

雖然清軍準備充分,但是仍然無法對抗太平軍的新式武器,險隘的關口也無法阻擋野戰跑的威力,連續幾炮就把秣陵關炸開一個大口子,之後,依靠炮火延展,太平軍很快攻入關內,據守關內的清軍開始與太平軍開展殊死搏鬥,太平軍雖然火器犀利,但是巷戰還是損失了不少人。

直到下午未時末尾,林紹璋和洪春魁才攻下兩處重要關卡,但是損失也不輕,每部差不多犧牲1000多人,自新式部隊組建以來,這種損失算是比較大的,其中也跟他們輕敵有關,特別是破關之後,沒想到清軍居然如此頑強,跟他們打巷戰,雖然殲滅大量清軍,自身的損失也不小。

拿下大勝關和秣陵關後,稍作休息,大軍並未就地紮營,乘勝追擊的道理二人還是懂的。

隨即,林紹璋命令部隊繼續進攻,力爭晚上之前拿下板橋,這是湘軍此處最後的一個據點,兵力並不是很多,他們到達之後,沒多久就拿下了據點,此時,林紹璋不由感歎,這順風仗就是好打,將士們士氣如虹,雖然連續作戰,但是士氣不降反升,特別是一場接一場的勝仗更是激勵著將士們前進的勇氣。

瑛王洪春魁這邊則相對複雜一點,他兵分三路,一路繼續向南攻擊,占領祿口,另外兩路則分別攻打東西兩邊的隆都和元山,確保自己大軍兩翼安全。隆都和元山據點因為之前支援秣陵關,剩餘軍隊沒剩下多少,被瑛王部一戰而下。

6月28日,三路大軍繼續按照既定目標開始攻打強軍據點。

李秀成自淳化縣繼續東進,昨天的修整令整支隊伍精神倍增,令人想不到的是昨天居然招到了1000名新兵,這令他十分高興。

原本他覺得在此處招兵比較困難,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人參軍,後來問清緣由後,方才得知,清軍軍紀太差,特別是曾國荃的吉字營,在老百姓中名聲太差。

自從清軍占領以來,此地的老百姓就遭了殃,但卻敢怒不敢言,如今太平軍又打回來了,此地湘軍加上清朝官員基本被全殲,老百姓們自然是把怨氣發出來的,參軍報仇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李秀成這邊留下2000兵馬,把1000新兵帶上繼續出發,今天下午申時前務必趕到句容縣外紮營,明日一早攻擊句容,力爭全殲句容守軍。

章王林紹璋部留下2000人據守大勝關,同時向天京城報捷,其餘部下則是繼續向南行軍,準備攻打清軍的下一個據點銅井,傍晚時分到達銅井周圍,開始安營紮寨,召集眾將,商討明天的進攻事宜。

瑛王洪春魁部昨日攻下秣陵關、祿口、元山、隆都後,今日繼續攻擊周邊的清軍據點,至中午時分,瑛王西軍已經拿下陶吳和朱門兩個據點;東軍拿下湖熟,向三岔進軍;中軍向南進軍,逼近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