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北望餐館(1 / 3)

第二天,李憲進,林景天,李婉兒三人出發了,目標陽穀縣城。

這是昨晚大家共同商議的結果,衡山坊市實在太小了,不太合適宗門發展,雖然陽穀縣城離重陽門將近有500公裏遠,但也沒有辦法。

三個人,卻隻有兩匹馬,李憲進單獨乘一匹,林婉兒和林景天共騎一匹。長途奔走,馬兒也就能夠承受一個大人的重量,兩個小孩的重量加起來也就跟一個大人相當。

李憲進策馬走在前麵,林景天二人在後,由於二人從來沒有騎過馬,李憲進一時沒有放開馬速,而是讓二人先熟悉一段路。

大概兩個時辰過後,李憲進問道:“天兒,現在熟悉了嗎?”

林景天道:“師伯,應該可以了,可以提速了。”並轉過頭告訴李婉兒抓緊一點,自己準備提速了。

李婉兒臉紅了一下,從後麵抱緊了林景天的後背。

駕...駕....

兩匹馬在寬闊的道路上飛奔了起來。

兩天後,風塵仆仆的三人才趕到了陽穀縣城。

這是一個人口將近10萬的小型城市,三麵環山,一麵臨水,整個城市坐落在莽莽群山和陽穀河包夾中間的一塊不大的平地上,方圓數十公裏。

陽穀縣城為周圍方圓幾千公裏的集散中心。一方麵周圍地區的特產向縣城集中,通過縣城銷往別處;另一方麵從外地運來陽穀縣缺乏的物品,通過縣城銷往周圍地區。

群山之間,陽穀縣城一東一西有兩個通道口與外麵相接,作為陽穀縣城與外界的陸路交通要道。

陽穀河沿著城邊流淌而過,是縣城最主要的水路交通命脈,陽穀縣城最大宗的貨物運輸,主要就是通過陽穀河。

陽穀河臨近城處修了個不大的碼頭,每日的來往船隻忙碌不停。

而碼頭北麵,就是繁華的陽穀縣城。

陽穀縣城分為南北兩區。南區為坊市區,呈東西走向,長達10公裏左右,中間為陽穀街,大街兩旁排列著各種門店;北區分成兩個部分,西邊為慶豐門,為陽穀縣本地宗門,東邊為靈礦區。

此時,饑腸轆轆的重陽門三人來到了縣城坊市。

三人都是第一次來縣城,兩眼一抹黑,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不了解,一切都隻能靠自己的眼睛。

林婉兒還是第一次見這麼多人,陽穀街上人來人往,行人服色各異,高矮胖瘦,男男女女,不一而足,一切都顯得十分新奇。

李憲進也是如此,雖然他是另外二人的長輩,但臉上也難掩好奇之色。畢竟好奇是人的天性,不分年齡。

唯有林景天,對這一切見怪不怪了,這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趕集場景,有什麼好新奇的,比這場麵大得多的他都見過了。

但是,坊市上依然有很多東西是林景天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比如街邊花樣繁多的門店和五花八門的物品,以及街上行人身上各式各樣的武器和裝扮等,不一而足。

三人牽著馬匹,邊走邊看,飽餐著各種風景,一時也就不覺得餓了。

三人先是找了幾處待售和待租的門店,價格都太貴,一個門店全部買下了基本上要幾百上千塊靈石,即使是租,每年也要五十塊靈石左右,就重陽門現在的財力,買是不可能買的了,因為買不起,租也隻能挑便宜的,於是三人決定多走走看看。

走著走著,突然,前麵傳來一陣殺豬般的叫喊聲。

看熱鬧是人的本性,三人也牽著馬匹往前湊。

這是一家餐館,名字叫做‘北望餐館’,與周圍門店都裝修得很精致不同的是,北望餐館有著年久未修的陳舊,陳舊中還帶著破落。

餐館內客人很少,也是啊,看到這樣的光景,想吃飯的人都會多走幾步尋找別家。

此時,餐館門口圍了一群看熱鬧的人,在議論紛紛的私語著,猜測著。

有人說道:“不會是靈石被小偷偷走了吧?”

有人說道:“應該不是,看情況應該是家人偷的。”

有人說道:“這一定是個好賭的丈夫幹的事情。”

有人說道:“也許是好酒的父親也不一定。”

又有人說道:“又或者是好吃懶做的兄弟呢?誰說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