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師傅。”

今日,晴空萬裏,連平日被雲霧遮蔽的這世界的盡頭都在此時那麼清晰。

不該這麼說,因為這隻是雲杉樹上,自稱身處仙境的人傲慢的說這是世界的盡頭而已,世界是沒有盡頭的,他渾圓如雞子,土地的另一麵依然是土地,而不是這個方方圓圓的樹樁模樣的樹上的,世界的邊沿,能夠有資格稱作什麼世界的盡頭這樣荒唐的話語。

師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教導的,原本學書本上的知識,許允文該叫師傅先生的,但是這個倔強的老頭總是說先生這種泛泛的稱呼根本沒資格展現我們倆的親近,於是哪怕用這種武夫匠人的稱呼,也不用那讀書人所稱的先生這樣的稱呼,來讓我這樣叫他。

“允文,如何,這近八百裏長路。”

遠方萬丈下的,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即使以允文的功力,也看不出那片陰鬱的山林除了白雪還有些什麼。

“這讓弟子知曉了,真的是住在樹上這樣荒唐的話語居然是真的這件事,如此大的一片土地居然是一棵樹木。”

這懸崖邊的風有些大微微伸出右手,仿佛能觸摸到不遠處那些躁動的氣流。

現在是正月初十六,聽說那新帝定年號‘安陽’,意在平複天下萬民的怨氣,降低男子娶女的聘禮的門檻,讓宋人可以再次興盛起來。

陽這個字在各處的地名中到處都在出現,隻因為這一輪太陽在世間人看來無比的重要。

從書上得來的知識,大木之下的土地,因為沐浴不到足夠的陽光,樹木低矮,除了夏日其他時日都被冰雪覆蓋,以至於大的城市往往建立在火山邊,用以取得那無盡的火山熱量,除此之外其他地方根本無法長期生存。

而樹上這些人,全部曾經是在下麵人類的遺民,如今這樹上有五萬萬之眾的人,而下麵千倍於此的麵積,卻隻孕育著不到五倍的人類,即使這些訊息也是上次三十年前有逍遙境的前輩去下麵遊曆草草計算的。

下麵的人,當然無時不刻不想往上爬,但是不是什麼人都能爬上來的,哪怕僅僅一個人想要上去至少需要達到靜神之境,明心靜神,不惑逍遙,人間四境已經將百分之九十的人篩選了下去,之所以古民依然有那麼多沒天賦的,隻因為那時雲杉沒有那麼高大,他們住在上麵也僅僅是為了躲避災難而已。

即使你達到了,還有著家人需要安置,帶著數人往上爬更是難度激增,在觴國那個方位便是最好爬上來的地方,也是新的暗民與最初的古民的矛盾所在。

暗民覺得,是古民拋棄了他們,受到排擠的他們自動聚集在那方角落建立自己的國家,在邊境與宋爭鬥。

以五分之一的體量與龐大的宋爭鬥還能時常占據上風,隻因為他們本就是被雲杉的高度篩選過一次天賦的人,在學武的方麵。

也或許,是因為那最初也是道家的聖人,雲聖這個種下這棵遮蔽天地的雲杉的母神的幼子,在神話中被稱為臉有鱗片的女人。

他成聖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他是母神的幼子,這棵樹選擇保護了他,而在連母神的名字都沒有的當下,所有道家的信仰都寄托在這個孩子的身上,聽說有史記載一萬八千六百四十二年,這個孩子僅僅隻長大了六寸,從一個十歲的稚童長成十四歲的模樣。

這是觴國領地唯一的聖人,他最初也是定居在那個地方,也有有識之士指出雲杉四處沒有什麼分別,真的有著萬丈的高度,還是上小下大的模樣,聖子在那裏那裏才好爬。

因為人類的死去會讓聖人泣血,那觴國的首都冬城是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名義上的女王不允許任何人在冬城做出互相戰鬥殺戮的行為,如有違背,直接執行巨木上最大的刑法,哪怕隻是違背一點點直接將全家流放到下麵去,包括子女一聲都不允許再上來。

“師傅,這雲杉之上的世界,你們究竟叫什麼?”

不是什麼地名和國家,這一方樹上的世界,總該有個名字,可是自己窮盡所有精力在書本中也沒有找到那個名字。

“這個世界的名稱不是一直有人告訴你嗎?他就叫雲杉之域,你叫它大陸也好世界也好隨你的便,原本世上是沒有雲杉這種樹木的,因為這棵遮天蔽日的樹,它的同類小木才改成了這個名字。”

是嗎?它就叫雲杉大陸?所有的書本都是這麼稱的自己卻傻傻想要找到真正的名字卻沒意識到這便是這方世界的名字,這便是一葉障目嗎?

“我懂了師傅,是時候進入正題了,師傅突然帶領我來到這裏,穿過八百多裏地,該不是想要散散心吧?要遊曆世界也該是在四處的城市山林晃蕩,而不是帶我到這個地方來。”

“看來你還有些腦子,沒辜負我教育你這麼長時間。”

那人終於轉過頭來,這個老人臉部消瘦狹長,白發柔順得不可思議,帶著一個腦袋那麼高的青銅製冠冕,身上是飄飄的青色長袍裹著身子,寬大到能夠裝進一個人的袖口和衣裙在風中搖擺,和長眉下須一起,竟然出奇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