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吃了兩個多時辰,福伯來催了幾次,李清照才戀戀不舍的跟著福伯離開。離開時,李清照已經喝的雙頰微紅,這還是遊坦之有意勸諫之下,不然依著李清照的性子,估計已經醉了。
遊坦之對於想成名的漢子,沒有什麼好感,當然更不會有什麼惡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自己參加武舉,被江湖中人知道,也會被江湖中人恥笑。如果在滿清時代,投靠朝廷的江湖中人,會被稱為朝廷鷹犬。這個時代沒有這樣認為的,但大多數不願意成為朝廷中人,當然朝廷要是封你做大官,那就不一樣了,像佛教道教,能得到皇帝承認,封個國師啥的他們是很願意的,但是皇帝不是都信佛信道,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被封。
像龍虎山張天師一脈,整個中華大地上也僅僅隻有孔家才能與之媲美。素有南張北孔之說。孔家那是聖人後代,封為衍聖公,張家那是張天師後人,在元朝被封為嗣漢天師,跟衍聖公的爵位差不多。他們不必如朝為官,在自己家裏就行,皇帝有事就請他們過來。
而別人想要朝廷認證,就要到朝廷為官,就沒有在江湖中自由自在了。所以大多數武林正派不願意投靠朝廷,江湖草莽想要投靠朝廷,卻是沒什麼門路,即使投靠朝廷也不被重用。你看看林衝,看看關勝,都是千人敵的高手,而且他們是正軌軍官出身,都不被重用,江湖草莽漢子,會些粗淺的功夫,怎麼會被朝廷看重。像梁山七十二地煞,武藝平平,大多數草莽漢子跟他們武藝差不多,甚至很多都不如七十二天罡靠前的幾位。
投靠朝廷沒出路,在江湖中日子過的也苦。並不是所有的江湖人物都能有自己的地盤,自己的生意。像遊氏雙雄已經混的不錯了,功夫也不錯,所以才想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更不要說跟少林寺這樣的千年傳承的大寺,僧眾眾多,田屋房舍眾多。他們為什麼能成為武林魁首,因為他們有錢,有錢才有好的資源練武強身,有了高強的武藝,才能保護財產,擴大生意。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但是大多數江湖中人,都是吃飯都困難,隻能鬥勇鬥狠,刀口甜血。像虛竹這樣二十多歲,還在少林裏混吃等死,大多數武林人氏已經為填飽肚子開始搏命了。
遊坦之沒有與那幾位漢子深交,送走李清照便找了家客棧住下。在房間裏打坐練功。練武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高手。首先資質要好,要有好的資源,還要有恒心,有毅力。一天不練手生,三天不練可能就會後退。
第二天一早,從打坐中醒來,活動一下筋骨,洗漱一下。來到客棧院內,打一套江湖流傳最廣的太祖長拳。一套太祖長拳打完,再打一套在江湖上同樣流傳很廣的少林羅漢拳。大宋太祖皇帝趙匡胤是一個武人,官至大周檢校太尉,在陳橋黃袍加身。自創太祖長拳,在宋時,但凡會點武藝的人都練過太祖長拳。天下武功出少林不是白說的,少林弟子眾多,俗家弟子更多,大多數門派都或多或少與少林有所淵源,所以少林基礎拳法流傳很廣。
可以說在大宋,練武之人,先從太祖長拳和少林羅漢拳開始。這是基礎功夫。你要說不會太祖長拳,那麼你就不算習武之人。
遊坦之打完一套少林羅漢拳,渾身舒泰。
來到一樓大廳,大廳十幾個桌子,已有五六桌客人。遊坦之叫上吃食,坐著哪裏邊吃邊聽那些客人們聊天。在古代,沒有電視,網絡,茶樓,酒肆,客棧,酒樓,青樓便是消息傳播最快的地方。這些地方彙聚了天南海北,三教九流的客人。可以很好的了解大宋發生的消息,甚至大遼和西夏,大理吐蕃等地的消息也可以打聽的到。
吃過早點,便來到王家哪位侍郎家裏。禮部向來清貴,卻無實權。大部分禮部官員過的比較清貧。王侍郎也不例外,倒不是沒錢,背靠姑蘇王家家裏沒錢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這樣一個清貴的衙門,你住豪華別墅就太高調了。所以王侍郎府顯得普通,隻是一座普通的三進院落,門口有個小斯在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