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人和童燕說過這些,她聽得雲裏霧裏的,就是覺得很厲害的感覺,回去就和童奶奶說了。
這些天陶睿踏實肯幹,頭腦又靈活,從山裏弄回來的東西丁點沒虧過,全換成吃的用的了,而且也沒坑過童燕一分錢。
童奶奶看在眼裏,提著的心放下了,還開始看好陶睿了。
她看著孫女開心的樣子,心裏歎了一聲,還真是應了那句傻人有傻福,要不是童燕心性單純,恐怕沒有今天的好日子。
童燕給童奶奶衝了碗麥乳精,等涼了一些就給她喝。童奶奶哪裏舍得?推說自己不愛喝,讓童燕自己喝,結果童燕板著臉認真地說:“缺營養會變得畸形,會生病,奶奶一定得喝,你要是不喝,那我也不喝。”
童奶奶沒辦法,隻得喝了。這是孫女孝敬她的,麥乳精甜的好像都甜到她心裏去了。
同樣的情況在陶家也發生了一回,陶國棟和吳秀芬這輩子也沒喝過麥乳精啊,家裏有小孩的時候也隻是喝點米湯,哪裏碰過這精貴東西?可陶睿堅持,就說這是孝順他們的必須一起喝,他們也沒辦法,晚上睡前都聽話的把麥乳精喝了。
陶睿和童燕拿麥乳精回來的時候被人看見了,剛開始大家還以為他們是想拿這個換東西呢,畢竟好多人買不起一罐,換上一碗兩碗的還是行的。可第二天跟吳秀芬一問,才知道麥乳精竟然是陶睿買來孝敬他們的,已經打開喝了!
這還不止,當天陶睿和童燕就在山裏貓了一整天,下山的時候抓回來十隻野雞!
童燕家留了四隻,剩下六隻是陶家的。有人好奇湊過去問,“陶睿你這又要拿鎮上賣去啊?”
陶睿卻擺擺手,笑說:“自己家還不夠吃呢,買啥呀。我家不是沒有雞嗎?也吃不上個雞蛋,我尋思抓幾隻野雞,好好養著一天也能保證有三個蛋了,我和我爸媽就夠吃了。”
他弄了個大籠子關那六隻雞,竟然還真是要養著下蛋!
正好大夥兒下工了,不少人就圍到陶家院子來了,看他弄那幾隻雞和幾隻兔子,問他:“陶睿,你咋想的啊?你爸媽哪舍得吃雞蛋吃兔子的?不如都賣了存點錢實在,買糧食也行啊。”
陶睿一邊喂兔子一邊說:“攢錢是為了幹啥?不就是為了過好日子?那我現在能舒坦點,吃好點,為啥要苦巴巴地捏著點錢過日子?”
“你小孩兒不懂,這叫未雨綢繆啊,聽過沒?你看咱村裏哪有獵戶啊?就是山裏的東西不好弄,一個不小心啊,呸,那話我就不說了。你可別覺得你打獵行了,就想著一輩子靠這個呢,得為以後打算。”
陶睿笑道:“別替我操心了,我心裏有數。我也沒想一輩子打獵,這路是人走出來的,賺錢的道道也是人琢磨出來的。打獵不行再幹別的唄?還能餓死?大不了就又像從前一樣,節衣縮食。反正今天能享受就好好享受,別虧了自己,我就這點愛好。”
陶睿從小是被父母寵著的,村裏人都知道,背後也沒少嘀咕這孩子長大肯定不成器。現在陶睿好不容易賺點東西回來,說要享受,大家好像也不怎麼驚訝,因為他就是個“不會過日子”的人啊,敗家才是正常呢。
隻不過人家這回敗家也是自己賺的,外人也沒啥說的。
陶國棟和吳秀芬回來,聽陶睿說野雞下的蛋都要自己家吃光了,當然是心疼的,不過他們也發現陶睿主意大得很,明明才十八歲,可他們是啥也管不了,嘮叨兩句也就不說了。
再者他們老兩口吃香的喝辣的,在別人麵前還真是特有麵子。之前不是沒人看好陶睿嗎?看現在陶睿比誰都孝順!之前不是分家分得沒啥東西了嗎?看現在就屬她家裏吃得好,她麵色都紅潤起來了,臉上的笑也多了。
吳秀芬沒有到處張揚,但她自己心裏清楚,她這是揚眉吐氣了!
他們一家過得好了,和他們僅隔一道籬笆的大房就不痛快了。
按說兩家分家,各自過啥樣就沒關係了。又起了籬笆牆撕扯開了,那這關係就更遠了。這也是當初大房的意思,他們巴不得陶睿和二老都別找上門,生怕被占了什麼便宜。
可誰知道事實和他們想得一點也不一樣呢?雖說他們手裏頭有些錢,家裏也都樣樣齊全,可陶睿飯桌上那些肉啊、奶啊、水果啊,他們都沒有啊。他們再擀麵條就覺得不香了,當初自立門戶那股興奮勁兒早就煙消雲散,現在整天覺得心裏堵得慌。
他們關上門沒滋沒味地喝糊塗粥,吃窩窩頭,陶媛媛倒是想再去要東西,但她去過兩次,陶睿就一句話,讓她找她爸去。真是一口水都沒再給過她,而陶國棟和吳秀芬本來就最疼小兒子,這種情況自然也不會多事,陶媛媛又不是吃不上飯去討飯的。
所以陶媛媛在家也隻能安安靜靜地吃東西,要是說出什麼羨慕的話,肯定要被爸媽給罵一頓。
肖麗珍聽見陶睿和二老的笑聲,忍不住嘀咕道:“老爺子、老太太也不管管老三,誰家經得住這麼禍害啊?這是得意壞了吧?”
陶福咬了口窩窩頭,說:“他就那德性,往後還有哭的時候。”
這樣說好像讓他們心裏安慰了一點,他們都沒注意到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開始期盼陶睿跌跟頭了,而他們的女兒也在每天受著他們的影響。
陶睿則是每天都很晚睡,在屋裏研究那本《美食全科》。他現在對這個真的很感興趣,已經學會了做長白糕、江米條、綠豆糕之類的點心了,還有發麵包包子、烙餅,就差實踐了。
山裏的安全區域被他探得差不多之後,他就用手裏的錢買了材料回來,開始試著做點心。
理論和實踐當然是有差距的,雖然童燕覺得陶睿做得很好吃,但陶睿自己並不滿意,要賣東西賺錢總得讓人記住才能賣得好,不滿意的東西拿去折騰啥?還不如自己家都吃了。
所以接下來陶家院子裏就天天飄香,肉包子、素包子、肉餅、油鹽燒餅、蔥花餅等等,勾得鄰居都流口水,恨不得叫陶家人繼續去童家吃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