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是朋友締結友誼的基礎。那麼,如何得知朋友之間是否存在友誼,朋友的信任究竟有多深呢?
朋友之間相互委托辦事,就是考察朋友友誼是否深厚的重要內容。一個人受朋友之托做某件事時,就應該盡力去幫助對方完成,不管對方是鄭重其事地囑托,還是口頭上的請求,作為朋友,都應該把它當做自己的事情一樣來處理。如果實在難以完成,應盡力完成力所能及的部分,並向對方說明不能完成的理由,表示出自己的歉意,這樣就一定能夠贏得對方的信任。
當一個人委托友人辦事時,應對對方充分信任,如果對方不能完成並誠懇地闡述理由,也應向對方致謝。這樣的朋友,彼此之間具有信任度,他們的友情一般比較純潔。
朋友之間的友誼,需要用理解來維係。理解是朋友之間的橋梁,理解自己的朋友,會使你的朋友與你推心置腹。
朋友之間的寬容,對於朋友的感情交流與鞏固具有重要作用。沒有朋友之間的寬容,就沒有牢固的友情。
寬容應該是交友的一項重要原則,寬容是一種博大而深邃的胸懷,是人類的最高美德之一。《菜根譚》中有一句話:“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根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本。”
意思是說,為人處世懂得謙讓是高明的做法,暫時的退步往往是更大進步的準備;對待別人懂得寬大是福氣,方便別人是方便自己的根基。在生活中,遇事我們要多思考幾分,不要因小利而誤大事。可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道德高尚的君子,也有勢利卑鄙的小人,人們之間發生衝突摩擦是難免的。但是,以不同的態度對待衝突摩擦,卻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有的人心胸狹隘,一點兒小的衝突也會上升為大的矛盾;而有的人則心懷寬廣,容忍為先,善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人們覺得其易於接觸,因而朋友眾多。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因此,對待朋友應盡量以不傷及對方的自尊心為原則。在辦事過程中,如果發生一些爭執,雙方都要顧及對方的自尊心,給對方留有台階下,不要動不動就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亦樂乎,影響雙方的感情。隻有以尊重對方為處世的前提條件,朋友的友情才能夠得以維持。
如果一個人身處困境,他的朋友能雪中送炭,那這個朋友一定是可以信賴的;若當一個人在遭遇難處時,他的朋友都如鳥獸散,那朋友之間的友情自然是不牢靠的。一個人一生中可能會有許多朋友,但是知己卻很少。人生難得一知己,但人生需要知己。知己既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又是自己最信得過的人。有知己的人,遇到任何挫折和失意都不會感到孤獨無助,因為你的知己無時無刻都會支持你,幫助你。患難見真情,這一點無須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