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本書有每本書的精彩,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米花在線書庫又有蘿卜又有青菜()
二是具備優良的品德,素質好。這又是一條很關鍵的條件,也就是講的自身素質。雍正帝這位中宮皇後到底具備怎樣的素質呢?
孝順。這是根本,對於皇家的後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孝順,主要是孝順公婆,也就是父皇和母後。皇帝會不時拿這條來要求皇後,尤其是皇太後最為敏感的就是這條。我們說兒媳婦孝順公婆,那是老百姓。作為皇家,也是一樣。兒媳婦要天天到帝後宮裏去問安,尤其到婆婆宮裏麵。康熙帝那麼多兒媳婦,都要輪流去服侍,所以,就有了比較。雍正帝的福晉那拉氏,不僅問安及時,而且態度好,婆婆看著就順眼。所以,在給她的冊文中,誇讚皇後對皇太後極為孝敬,“晨昏承顏”,也就是早晚侍奉,極盡周到。康熙帝對這位兒媳婦是有印象的,因為是康熙帝親自選中的。康熙六十一年七月,當時的鈕祜祿氏還是一位王妃,在拜見公公的時候,康熙帝非常滿意,覺得她不僅識大體,又很孝順,低眉順眼,表現出一位大家閨秀的特殊氣質。(圖2-8福壽鈿子)
仁慈。這是對待下人的一種態度,包括兩種人,一是後宮的妃嬪,二是太監和宮女。在《甄嬛傳》中的皇後可是不得了,不僅對侍女們苛刻,就連後宮主位也是時時播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亂。事實上,真正的雍正帝皇後對待下人是很寬仁的,對待妃嬪的態度,那就四個字“公平競爭”,並不因為自己是正妻,就霸道專寵,大家公平競爭,尤其不幹涉丈夫到別的女人屋裏去;對待下人,太監和宮女,也是四個字“和藹可親”,都不容易啊,皇後非常善解人意,這些下人在她麵前絲毫不緊張。所以,冊文說“逮下為仁”(《清代後妃傳稿》)就是這個意思。比如,對待熹貴妃,當時雖然她是副職,地位低下,但是,由於她生育了弘曆,公公康熙帝又很看中,所以,為了將來著想,皇後絲毫沒有偏見,把小弘曆看做是自己生的一樣。這使得熹貴妃母子非常感動。
勤儉。滿洲發祥關外,自然條件艱苦,所以把節儉作為治國治家的宗旨。雍正帝很重視節儉,在即位之初,就多次下旨,三令五申,強調要節儉,要懂得稼穡之艱:“諭膳房:凡粥飯及肴饌等類,食畢有餘者,切不可拋棄溝渠。”(《國朝宮史·訓諭》)他說,剩下的可以給下人吃,下人不能吃的可以喂貓狗,貓狗不吃的可以曬幹後喂鳥。並且,雍正帝還在訓諭中,明確指出太監在做飯時,要少下米,寧可不夠吃,也不要剩下。他的中宮皇後鈕祜祿氏,牢牢記住雍正帝的指示,並開始治理後宮,向雍正帝表示,“這事你放心,由我來執行。”她先從自身做起,盡量不使用金器、銀器,不戴華麗的頭飾。而且,皇後還很勤快,針織女紅她樣樣都會,做出的針線活計,堪稱表率。所以,在冊文中,雍正帝稱讚她“克勤而克儉”,極力讚揚皇後的美德。(圖2-9雍正帝美人圖之縫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