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父母雙方對孩子的教育要一致(1 / 1)

爸爸聽姍姍說得頭頭是道,一高興就說:“好,爸爸給你買。”媽媽一聽,趕快阻攔:“你看看咱們家有多少芭比娃娃,除了長相、穿的衣服不一樣,其他的都差不多,買太多回去,她玩幾天就扔到一邊了,這不是浪費嗎?”可是爸爸卻說:“我上回看了一本書,說應該培養有主見的孩子。我問姍姍為什麼要買這個娃娃,她清清楚楚講明了原因,而且她隻要這個,別的堅決不要,說明她是很有主見的,所以我們應該支持她的想法。”媽媽又跟爸爸講了一通道理,但爸爸還是堅決要給姍姍買,媽媽生氣地對姍姍說:“今天要買了芭比娃娃,就不能去兒童樂園。”姍姍一聽大聲哭起來:“我就是要買,就是要買,爸爸你給我買。”說著緊緊抱著爸爸。爸爸看到女兒的眼淚就心軟了,責備媽媽說:“你為什麼要招她哭?”於是徑直走到櫃台付了芭比娃娃的錢。走出玩具店的時候,姍姍一手拿著娃娃,一手拉著爸爸的手,一路上都不理媽媽。

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對於是非評判沒有一定的標準。父母其中一方誰支持他的想法,他便認為誰是正確的。這樣一來,是非觀會變得模糊不清。如果孩子的心思比較細膩內斂,父母在意見不一致發生爭執時,很容易影響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變得焦躁不安。長此以往,孩子會壓抑自己對某種事物的渴望,生活得畏首畏尾,小心翼翼,從而影響身心健康。

父母在孩子麵前應該相互尊重,相互愛護,時刻維護好做父母的權威。孩子雖然年紀小,但誰是幫著自己,誰是反對自己,他們一聽就能分辨出來。即使是嬰兒時期的孩子,也能看父母臉色分辨出對自己有利的一方,疏遠對自己不利的一方,因此,父母在說話的時候不能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應該講究一個度。

當父母一方有不同意見時,盡量不要在孩子麵前表現出來,也不要為此發生爭執,而應該避開孩子將這個問題解決清楚。如果一方堅決不同意另一方的觀點,也不要一氣之下用孩子當擋箭牌,問孩子向著誰。麵對如此艱難的選擇,孩子也會情緒失控。

天下的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但是如果過分寵愛,則會助長孩子的威風,讓他們變得難以管教。愛不是庇護和遷就,愛是需要理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統一觀點,理智對待,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隻有讓孩子明確道理,孩子才能清楚分辨是非,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爸爸聽姍姍說得頭頭是道,一高興就說:“好,爸爸給你買。”媽媽一聽,趕快阻攔:“你看看咱們家有多少芭比娃娃,除了長相、穿的衣服不一樣,其他的都差不多,買太多回去,她玩幾天就扔到一邊了,這不是浪費嗎?”可是爸爸卻說:“我上回看了一本書,說應該培養有主見的孩子。我問姍姍為什麼要買這個娃娃,她清清楚楚講明了原因,而且她隻要這個,別的堅決不要,說明她是很有主見的,所以我們應該支持她的想法。”媽媽又跟爸爸講了一通道理,但爸爸還是堅決要給姍姍買,媽媽生氣地對姍姍說:“今天要買了芭比娃娃,就不能去兒童樂園。”姍姍一聽大聲哭起來:“我就是要買,就是要買,爸爸你給我買。”說著緊緊抱著爸爸。爸爸看到女兒的眼淚就心軟了,責備媽媽說:“你為什麼要招她哭?”於是徑直走到櫃台付了芭比娃娃的錢。走出玩具店的時候,姍姍一手拿著娃娃,一手拉著爸爸的手,一路上都不理媽媽。

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對於是非評判沒有一定的標準。父母其中一方誰支持他的想法,他便認為誰是正確的。這樣一來,是非觀會變得模糊不清。如果孩子的心思比較細膩內斂,父母在意見不一致發生爭執時,很容易影響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變得焦躁不安。長此以往,孩子會壓抑自己對某種事物的渴望,生活得畏首畏尾,小心翼翼,從而影響身心健康。

父母在孩子麵前應該相互尊重,相互愛護,時刻維護好做父母的權威。孩子雖然年紀小,但誰是幫著自己,誰是反對自己,他們一聽就能分辨出來。即使是嬰兒時期的孩子,也能看父母臉色分辨出對自己有利的一方,疏遠對自己不利的一方,因此,父母在說話的時候不能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應該講究一個度。

當父母一方有不同意見時,盡量不要在孩子麵前表現出來,也不要為此發生爭執,而應該避開孩子將這個問題解決清楚。如果一方堅決不同意另一方的觀點,也不要一氣之下用孩子當擋箭牌,問孩子向著誰。麵對如此艱難的選擇,孩子也會情緒失控。

天下的每個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但是如果過分寵愛,則會助長孩子的威風,讓他們變得難以管教。愛不是庇護和遷就,愛是需要理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統一觀點,理智對待,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隻有讓孩子明確道理,孩子才能清楚分辨是非,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