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漏蘆
漏蘆又稱野蘭、鬼油麻,為菊科植物祁州漏蘆或禹州漏蘆的根,秋季采挖。祁州漏蘆主產於河北、遼寧、山西,陝西、山東、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地亦產,以外皮灰黑色、條粗、質堅、不裂者為佳;禹州漏蘆主產於安徽、湖北、河南等地,以條粗、堅實者為佳。除上述品種外,在江蘇等地尚有以菊科植物東南藍刺頭的根作禹州漏蘆使用。在新疆地區又以菊科植物新疆藍刺頭的根作漏蘆使用。
【性味歸經】味苦鹹,性寒。入胃、大腸經。
【成分】祁州漏蘆根含揮發油。新疆藍刺頭果實含藍刺頭扔堿,種子含藍刺頭堿及藍刺頭寧堿。尚含揮發油、蛻皮激素(如蛻皮甾酮)等。
【功用主治】
1.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下乳,通經脈。治癰疽發背,乳房腫瘤,乳汁不通,瘰鬁惡瘡,濕痹筋脈拘攣,骨節疼痛,熱毒血痢,痔瘡出血。
2.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漏蘆在抗衰老方麵有一定的作用。
【延緩衰老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漏蘆所含的蛻皮甾酮具有滋補強壯和適應原樣作用,其總蛻皮激素能增加動物高溫適應性神經係統的靈敏性,在防治心血管和抗衰老方麵有一定作用。
【用法用量】漏蘆4.5~9克(鮮者30~60克),煎湯或入丸、散,內服。
【宜忌】
1.氣虛、瘡瘍平塌不起及孕婦忌服。
2.連翹為使(《日華子本草》)。
3.瘡瘍陰症,平塌不起發者,非所宜投。妊娠者禁用(《本草經疏》)。
4.氣虛者禁用(《得配本草》)。
二十二.靈芝草
靈芝草又稱三秀、苬、芝,為多孔菌科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秋季采取。紫芝又名木芝,生於腐朽的木樁旁;分布在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福建、廣東等地。赤芝生於櫟及其他闊葉樹的木樁旁;分布在河北、山東、山西、四川、安徽、江蘇、浙江、江西、貴州、雲南、廣西、福建、廣東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成分】靈芝內含有糖類(還原糖和多聚糖)、多種氨基酸(天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穀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蛋白質、多肽、甾類、三萜類、揮發油、香豆精苷、生物脂、樹脂、油脂、多種酶類(酯酶、麥芽糖酶、漆酶、蔗糖酶、棉子糖酶、澱粉酶、凝乳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單寧酶、尿酶、胰蛋白酶、酯肽酶等)。靈芝多糖(BN3A、BN3B、BN3C、GLA、GLB、GLC等)。此外還含有鉬、鋅、鎘、鉛、鎳、錳、磷、硼、鈣、銅、鉻、釩等24種微量元素。
幹燥的靈芝子實體含水分12%~13%,纖維素54%~56%,木質素13%~14%,灰分0.22%,粗脂肪1.9%~2.0%,總氮1.6%~2.1%,單糖4.5%~5.0%,多糖1.0%~1.2%,甾體0.14%~0.16%,總酚0.08%~0.12%。
【功用主治】
1.治虛勞、咳嗽、氣喘、失眠、消化不良。
2.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靈芝草還具有延緩衰老的藥理作用。
【延緩衰老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1.實驗表明,靈芝內所含的靈芝多糖BN3A、BN3B、BN3C、GLA、GLB、GLC等,是靈芝扶正固本、延緩衰老的活性成分。
2.靈芝內所含的鋅,能提高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活性,增加DNA的複製能力和修複功能,延緩細胞的衰老。
3.靈芝中所含的錳,是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劑。錳對脂代謝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它能降低血漿膽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從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防止衰老過早地到來。
4.靈芝中所含的銅,能從調節血脂代謝——防止動脈硬化、清除自由基和提高免疫力3個方麵,體現延緩衰老的作用。
5.靈芝中所含的鉻,為“長壽元素譜”內的8種元素之一。能調節血脂或血糖的代謝,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防止機體早衰。
6.二倍體細胞在體外能夠連續傳代培養,具有一定的生命期限,如人胚肺二倍體細胞傳代係數為40~60代。細胞傳代功能結束,就是機體死亡。靈芝多糖能明顯延長體外二倍體細胞株傳代次數,促進二倍體細胞DNA合成。以靈芝多糖對二倍體細胞標記率(DNA合成率)表示,在第25代、第35代、第40代、第50代分別測定BN3B、BN3C對二倍體細胞標記率,均較對照組標記率高,第45代時BN3B為82.76%、BN3C為86.88%,對照組為72.26%,說明BN3B、BN3C確有促進DNA合成、延緩衰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