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透視
20世紀70年代,精神病學家克勞迪奧·納蘭霍進一步發揚了伊查索的理念。他對每種人格的精神動力做了進一步描述,並闡述了與人格相關的病理。他確定了每種人格背後的動機、認知偏差和神經質傾向,如自戀或表演型特質。同時,他也是第一個采用小組教學法的人,他把學生按類型分為不同的小組,向他們提問。如此一來,不論是學生還是納蘭霍本人,都對每種人格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舉個例子,他會把確定為同一型人格的人都集中到一個小組裏,然後向他們提問,以此來展示此種類型人格的方方麵麵。如今,這種方法成為人們認識九型人格的普遍方法。
納蘭霍在加利福尼亞伯克利一邊對九型人格進行拓展,一邊將他的理論知識授予學生。他的理念在神學院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第一批九型人格的作者大部分是通過這個途徑了解到九型人格的。
1984年,瑪利亞·畢辛、羅伯特·諾葛塞科和帕特裏克·歐萊瑞合作出版了著作《九型人格》,首次將其描述為一種人格係統。後來出版的相關圖書,你可能多少聽說過,比如唐·裏索的《人格類型》,以及海倫·帕爾默的《九型人格:了解身邊人,了解你自己》。
發展至今的九型人格
裏索和帕爾默成了該領域的領軍人物,並一起創辦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九型人格學派”。唐·裏索對每種人格的心理描述進行了拓展,構建了九大發展層級,確定了各種人格的健康、一般及不健康狀態,覆蓋了從最佳狀態到心理病理學的所有人性潛力範疇。裏索成立了九型人格學院,並且和拉斯·赫德森合作做了進一步的探索。和裏索同時代的海倫·帕爾默則更多地研究九型人格的實際應用,並且提出了口述敘事傳統。在這個影響深遠的學派中,帕爾默和她的夥伴戴維·丹尼爾對納蘭霍的小組教學法進行了改良,他們將某一人格類型的學生集中到一起,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以此來推動小組對此類型人格的了解,從而治愈成員的內心。
很快,有著神秘根源的九型人格作為一種人格體係而為世界所知,並慢慢成了一種主流的心理工具。如今,世界各地的心理治療師、教練、企業培訓師都在利用九型人格的知識和方法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作為九型人格學院授權的專業導師,我們對九型人格的理解深受該學派心理動力取向的影響,同時,我們也向九型人格專家“取經”,他們擴大了九型人格的應用領域,將其應用到執行力訓練和催眠等過程中。
接下來的幾章,我們將讓大家感受九型人格在不同領域的多樣應用。
心理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