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事那裏,我得知當初的那名學生正在那裏任教,我心裏立刻有了希望,第二天便帶著女兒,去那所美術院校找他。他見到我後非常高興,一直稱呼我為恩師,並告訴我,上學時我對他的幫助,他一直銘記於心。他帶我們吃了當地最有名的特色菜,飯桌上,我將此次來的目的告訴了他,本以為他因為為難而有所推脫。但是令我沒想到的是,他連忙說:“老師,請您放心,回去就幫你問,我會盡力而為。”雖然我女兒順利地考進那所大學歸功於自己的努力,但和他的幫助也是密不可分的。女兒上大學期間,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業上,他都對她給予細心的照顧。教師邁哈德與他的學生之間,有著很深的感情,這些感情使學生內心深處產生了人情虧欠感,這成為日後義無反顧地為老師辦事情的關鍵。中國有句俗話:“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文中的邁哈德教師,也正是利用這一點,為女兒日後考取美術院校時,贏得了對方的幫助和關心。對於身處困境的人,如果在你能力允許的範圍之內,能夠給予對方適時適當的幫助,那麼這將具有雪中送炭的功效。於對方而言,你的舉動也許會讓其永生難忘。這樣當你有求於對方時,對方便會心甘情願地幫助你,在你的雨天裏,為你撐起一把傘。
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就是這種微妙且有規律的事情,當有人覺得虧欠你“人情”時,常會想方設法地還給你。此時,如果你有求於對方,那麼對方會很樂於接受你的請求。而人情的影響力也有一定的時機性,在他人危難之際,你一分關心比平日十分關心的影響力都會大。例如當有人在貧困潦倒時你給他一個麵包,遠比在他富裕時你給他的一根火腿更能積累人情。生活要求我們學會向他人送“人情”,這不僅體現在具體的時機選擇上,而且還體現在具體的方式方法上。比如在送人情的過程中,不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明處,應該把對方的利益放在明處,自己的利益放在暗處,這樣可以在獲得對方人情的時候達到自己的目的,正可謂“一箭雙雕”。如果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表現得過於在意自己的利益,那就難免給人留下“有目的”、“太功利”的印象。另外,在送人情的時候還要權衡利弊,千萬不能犯了越幫越忙的大忌。影響力智慧在生活中,人們的行為常常會受製於朋友、同事、領導,這是因為,人們在很多事情上都是依靠他們實現自身願望的,而他們又會依靠其他類似的人群完成自己的願望,這樣就形成了相互影響的“人情鏈”。如果你是聰明的人,那麼就要善於運用這樣的人情鏈有效影響對方,為自己服務。
www.biqi.me比奇中文網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