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冰河入夢
一番商議,範博遠幾人也是定下心了,其實範博遠雖是流放,如果有所出路,也是不願留在遼東苦寒之地,不過對於孫鴻舟伸過來的橄欖枝,範博遠也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當聽到先師傳人的紙條時,範博遠已經存了悄悄離開的念頭,如是孫鴻舟都沒了下場,自己這尷尬的身份必會曝光,到時真是百死難贖!
不過驚喜的是,孫鴻舟的處置非常妥當,腦洞大開的思路也是讓人驚豔,最主要的是其厚黑的潛質,這無恥的嘴臉才是成大事的必備條件,如是遇事放不開手腳,那必定成就有限,範博遠也想看看這位遼東新人的前途,於是盡力的和大家商討此事的細節。
這時有丫鬟前來稟告,有一個落魄的書生在門外求見老爺,孫鴻舟以為是來投效的士子,雖是這麼晚,還是得表現的求賢若渴一番,到了正廳等不多時,一個模樣熟悉的年輕人跟著丫鬟走了進來,難怪丫鬟都說他落魄,就連衣服都沒有整理妥當,孫鴻舟立刻有些不喜,不過仔細一看那人的容貌,暈!是汪任!
立刻招呼汪任坐下,汪任這才自顧自的整理衣服,搞的和細作一般,一邊解釋著:“孫大人勿怪,小弟在青樓得了消息,立刻讓下人給你送來,小弟這邊頗為緊要,不敢打草驚蛇,不知孫兄可有應對?”
話說完,衣服也是整理妥當,孫鴻舟也是有些佩服汪任的小心,誰說紈絝就沒有心智?孫鴻舟自然不好透漏太多,隻是隱晦的表示已有應對之法,至於另外的目的就是鹽巴的事,孫鴻舟這邊屯堡已經修複的差不多,自然是滿口答應,無論是因為係統還是汪任的人情,都必須去走上一遭。
汪任送上交接的文憑票據,便又是胡亂整理一番悄悄離開,還表示明天早上會有禮物送來,道賀孫鴻舟的升遷,孫鴻舟送走汪任反而不急了,這邊康拓尋了來,邀請孫鴻舟參加縣城的詩會,很有可能的是,那個先師傳人也會來參加,所以康拓來問問孫鴻舟的意見,孫鴻舟既然繞不開這些鳥人,還不如明刀明槍的去較量一番,表示一定去會會這些癟三!
可是這鹽巴的事情又如何料理?這裏有許多官麵的牽扯,孫老大等人雖是忠心,但不善這些官麵的走動,現今手下這些人,最適合的就是剛剛過來的範博遠,可是詩會還要帶上他以策萬全,其他如鄒宣年、秦思遠都是書生,眼界目前來說還是有限,而華子升更是流民,阮陽生又要負責商隊……
一時間孫鴻舟也是犯了難,看到孫鴻舟有所為難,康拓趕緊問道:“孫大人,可是有了為難之處?想必小弟可以幫襯一二……”
對呀,怎麼忘了這個康拓,不行,這一去就要錯過詩會,還是不妥,這時範博遠和孫老大也是尋了過來,孫鴻舟也不隱瞞,將事情一說,範博遠非常感激孫鴻舟的看重,仔細一尋思然後說道:“這批流放家眷中,除了三夫人提起的倪玉龍外,還有一個人才……”
按照這範博遠的說法,這個人叫做畢文斌,乃是蘇州的小吏,因為清查田土之事,被人誣告下獄,轉折幾次,最後保住性命流放遼東,私下觀察此人辦事頗有章法,隻是說動此人還須得著落在他的結發妻子身上,他的妻子應該在那些充作紡織的人裏麵,孫鴻舟立刻同意,讓範博遠明天一早帶著幾個家丁穩妥此事。
商議已畢各人都去休息不提,第二天清早範博遠便早早動身,康盼兒拉著靜曦和李雲賦去逛街,靜晨則是獨自房中打坐,至於孫鴻舟的安全自有一眾家丁護佑倒也無礙,孫鴻舟於是和康拓以及早早趕來的秦思遠一邊商議,一邊等著孫老六的回返,直到快中午的時候孫老六才帶著三個人回返。
這三個人分別叫做孟全海、孟進和孟舒達,因為自宋朝以後,孟子後人的修築就有非常大的爭議,而且輩分也是沒有孔子這邊係統,所以孫鴻舟霸道的將他們的名字簡化,分別叫做孟海、孟進和孟舒,然後將事情扔給範博遠和秦思遠,兩人要為三人努力編撰一個合理的身份。
三個人聽到即將的遭遇也是傻眼,這冒充孟子後人是多大的禍事,幾個人起先是寧死不從,不過範博遠為三人分析利害後,三人終於同意,說到底也是為孟子正名的善事,豈能讓孔子後人專美於前,這些子孫如果爭氣倒也罷了,可現在卻是成了黨爭的旗幟,更是在蒙元時代有許多不堪,孫鴻舟對於這件事也是沒有心裏負擔,他的心裏隻有三件事:家人、任務和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