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宜忌食物(1 / 3)

糖尿病患者還應注意限製飲食中的膽固醇攝入量,一般每天在300毫克以下,以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含膽固醇較多的食物有動物內髒、蛋黃、魚子等。

糖尿病患者如何攝取水果

吃水果要限量

每天可以吃200克左右的水果。同時,所吃水果的量要固定,不要今天吃得少,明天吃得多,這樣會使血糖波動,不利於醫生掌握病情,調整藥物。

吃水果要計算能量

糖尿病患者吃了水果必須減少主食。要把水果的能量折算到患者一天攝入的總能量中,以一天吃200克蘋果(1~2個中等大小)為例,則主食建議減少25克,這樣才能保證全天飲食能量平衡。即把水果能量與其他食物進行等份交換,不能因吃水果而導致能量超標。同時,對於糖尿病患者,前提是水果要少吃,切莫大量吃。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續時間長的話,則會加重胰腺負擔。

掌握吃水果的時間

吃水果時間非常有講究,忌餐前和餐後吃,宜作為“加餐”或睡前1小時吃。“加餐”即兩個正餐之間進食水果,如上午9~10時,下午3~4時,既預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發生大的波動。

選擇適合自己的水果

可以選擇血糖生成指數低一些的水果。西瓜、蘋果、獼猴桃含糖量比較低,此類水果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果膠,還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對於提高、改善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的活性也是很有幫助的。

肝病怎麼吃

肝病患者的飲食原則

對肝病患者的飲食調養,應特別注意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及脂肪的供給量。具體來說,肝病患者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熱量適宜,忌過高

高熱量可增加肝髒負擔,加重消化功能障礙,影響肝功能恢複,延長病程;如熱量過低會增加體內蛋白質的耗損,不利於肝細胞修複和再生。故肝病患者熱量供給需要與其體重、病情及活動情況相適應,盡可能保持熱量收支平衡,維持理想體重。一般成人以每日給予2000~2500千卡(1千卡=4182焦耳)熱量為宜。肥胖患者應根據體重、有無發熱及病情輕重做適當調整,以防影響肝功能的恢複。

選擇高蛋白質、低脂肪、適量糖類(碳水化合物)飲食

它們提供的熱量應分別占每日總熱量的17%、22%、61%左右。供給足量優質蛋白質可提高酶活力,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增加肝糖原儲存,改善肝細胞脂肪變性,有利於肝細胞修複和肝功能恢複。以優質植物蛋白為主,大豆蛋白質中含支鏈氨基酸較多,與動物蛋白混用,更能發揮其互補作用和減少氨的來源。食用大豆以豆漿為宜,因整粒熟大豆的蛋白質消化率僅為65.3%,而加工成豆漿後食用蛋白質消化率可達84.9%。

糖尿病患者還應注意限製飲食中的膽固醇攝入量,一般每天在300毫克以下,以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含膽固醇較多的食物有動物內髒、蛋黃、魚子等。

糖尿病患者如何攝取水果

吃水果要限量

每天可以吃200克左右的水果。同時,所吃水果的量要固定,不要今天吃得少,明天吃得多,這樣會使血糖波動,不利於醫生掌握病情,調整藥物。

吃水果要計算能量

糖尿病患者吃了水果必須減少主食。要把水果的能量折算到患者一天攝入的總能量中,以一天吃200克蘋果(1~2個中等大小)為例,則主食建議減少25克,這樣才能保證全天飲食能量平衡。即把水果能量與其他食物進行等份交換,不能因吃水果而導致能量超標。同時,對於糖尿病患者,前提是水果要少吃,切莫大量吃。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續時間長的話,則會加重胰腺負擔。

掌握吃水果的時間

吃水果時間非常有講究,忌餐前和餐後吃,宜作為“加餐”或睡前1小時吃。“加餐”即兩個正餐之間進食水果,如上午9~10時,下午3~4時,既預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發生大的波動。

選擇適合自己的水果

可以選擇血糖生成指數低一些的水果。西瓜、蘋果、獼猴桃含糖量比較低,此類水果可以提供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果膠,還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對於提高、改善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的活性也是很有幫助的。

肝病怎麼吃

肝病患者的飲食原則

對肝病患者的飲食調養,應特別注意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及脂肪的供給量。具體來說,肝病患者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熱量適宜,忌過高

高熱量可增加肝髒負擔,加重消化功能障礙,影響肝功能恢複,延長病程;如熱量過低會增加體內蛋白質的耗損,不利於肝細胞修複和再生。故肝病患者熱量供給需要與其體重、病情及活動情況相適應,盡可能保持熱量收支平衡,維持理想體重。一般成人以每日給予2000~2500千卡(1千卡=4182焦耳)熱量為宜。肥胖患者應根據體重、有無發熱及病情輕重做適當調整,以防影響肝功能的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