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雪夜蒼茫(1 / 3)

秋末冬至,萬物凋零,又是北國飄雪時節。

此時夜半三更,漫天的風雪漸漸停息,烏雲散開,冷月如霜,映得荒野一片純白。

雪原之上,有一騎白馬禦風疾馳,馬身上負著兩個人,速度絲毫不減,顯是神駿之極。那兩人卻是一大一小,大的是一條魁梧漢子,小的被他抱在懷裏,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

不覺間,兩人一馬便闖入了一處山穀之中,舉目四顧,當真是幽深僻靜,人跡久絕。月上中天,此地距聖都洛城已有數千裏之遙。

那大漢鬆了口氣,低聲道:“先歇息會兒。”將小女孩放下,牽著馬去尋水源。

天氣苦寒,溪澗中的水流卻無結冰跡象。月色映襯下,越發顯得波光粼粼,清曠幽遠。二人一路上隻聽見水聲淙淙,不知這條溪流從何處來,也不知將要往何處去。

小女孩忽地“啊”了一聲,大漢也是神色凝重,如臨大敵。原來有一人已搶在他們前頭,正掬水痛飲。此人一仰頭,喝得水珠四濺,卻露出一張稚氣未消的臉來。

那竟是個俊俏少年。

大漢神念一掃,不由駭然變色,暗自叫苦:“這少年真氣渾厚,恐怕來者非善。”他雖不懼這少年,但瞧其年紀輕輕便有如此修為,隻怕是先來探路的,另有高手在後伺機而動。

隻是過了半晌,也不見有何變故發生。大漢與小女孩你瞧我,我瞧你,默不作聲地牽了白馬,到一處相距甚遠的溪邊飲水。

那俊俏少年腰間掛著一柄黑木彎刀,此時也已發現了二人,轉過頭來朝他們笑了笑,徑自到一旁的鬆樹下躺著了。

大漢暗地裏觀察著少年,見他笑得如沐春風,一身灰衣難掩俊逸,心中既驚且疑,忖道:“應該是湊巧遇著的。”但也不大能肯定,掬了把水潑到臉上,總算清醒幾分。

小女孩在不遠處生起一團篝火,倚靠著樹幹沉沉睡去了。大漢也感到疲倦,卻強自撐著,不敢闔眼,望著篝火憂心忡忡,不知是在擔憂什麼。那少年卻睡得香甜,麵露微笑。

半個時辰後,天空倏然掠過一聲淒厲烏啼。三人皆是心頭一震。那大漢更是手腳狂顫,嘴唇直哆嗦,倒好像嚇得不輕。小女孩搖了搖他手臂,急叫:“爺爺,快醒醒!爺爺!”

少年聞言一怔,不明白這小女孩何以要稱呼這大漢為“爺爺”。微一遲疑,卻又聽見數聲慘嚎:“不!不!”原來是那大漢所發,聽上去口齒不清,竟似已經神智迷亂了。

少年念力湧動,神識向四下探查而去,卻無所獲,不由尋思:“瞧這漢子似乎中了幻術,附近怎地沒人?想來定是極厲害的對頭了。”一時有些躊躇,不知該不該出手。

世間恩怨,本也難明。何況他初出茅廬,自知修為低微,怎敢輕易便得罪人?

但聽得大漢口中又叫道:“常大哥!”連叫數聲,悲戚不已。過了會兒,卻變成咬牙切齒的聲音:“霍賊!霍賊!”怒吼聲中怨毒無比,也不知到底遭遇了些什麼禍事。

少年自然不懂他口中的“常大哥”、“霍賊”是何許人,卻聽見小女孩呼喊聲愈加悲切,心想:“罷了,我出聲喊醒他就是。”當下真氣催動,大聲喝道:“喂!”

這一聲真氣充沛,那大漢立時驚醒,自知遭了暗算,一躍翻身做出防禦架勢,冷目如電,掃過四周,厲聲喝道:“滾出來!”同時手一揚,袖中便飛出九塊模樣古怪的石頭,灑落在地。

月光冷冷的照在地上,鬆林東北角驀地傳來一聲:“小子壞我好事!”聲音嘶啞,難聽之極,還有些氣急敗壞。林中走出來一人,黑袍遮身,麵目上一片紫色,卻沒有五官。

少年遽然見到此人,情不自禁“啊”了一聲。再仔細瞧去時,原來那是層紫色濃煙,罩住了臉部,好讓真實麵容不顯露出來。

大漢冷聲道:“九鼎走狗,陰魂不散!”黑袍人得意道:“哈哈,楊昭!現在可有人再來救你嗎?”那大漢名為“楊昭”,帶著小女孩一路逃亡至此,終是給敵人追上了。

少年卻在奇怪:“九鼎?是這黑袍人的名字麼?還是什麼組織的名字?”

楊昭仰頭哈哈一笑,緊盯著黑袍人說道:“你我修為相若,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這話卻說到了重點上。原來黑袍人所學甚雜,愛好鑽研的是幻術、巫蠱這類旁門左道,於真氣念力的修行不免落了下乘。雖然與楊昭同為真人境界,正麵打鬥卻決計不是對手。因此他起初隻躲在林子裏,趁楊昭心神不寧時悄施幻術,直到少年出聲才肯露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