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府向來是堅定的太子黨,眼下太子遭遇不測,之後還不知道會是哪個皇子登基。眼下這麼幹,簡直是拿整個豫國公府子弟的前途開玩笑。

“莫不是破罐子破摔?”孫世閔不太了解葉盛時,有些戲謔的調侃。

相比他,蔡仲有卻心中一凜。

他與葉盛時相識二十餘年,熟知他的脾氣秉性。葉盛時自幼與茂和帝一同在開元帝跟前長大,然而不同於茂和帝的溫和,這位葉世子的脾性與開元帝更為相似。行事縝密,手段強硬。從不做沒把握的事。他敢這麼幹,絕對是心中有數。

三人中,孫世閔立場不明。然而蔡仲有和葉盛時卻都是堅定的太子黨。並且,是茂和帝親自安排給太子的人。

心中有數,蔡仲有沒有多言。並且在孫世閔旁敲側擊時把他騙了過去。沉默的附和葉盛時的計劃。

這一場圍堵,整整持續了半個月。

三位欽差都沒有閑著,各自盯著人探查問詢。而這個時候,京都也已經收到了這條消息。朝堂上頓時鬧翻了天。

大部分人都覺得葉盛時膽大包天,破罐子破摔準備拉諸皇子墊背。一時間熱鬧無比,禦史頻頻彈劾他濫用職權。

茂和帝一開始也驚愕無比,可他了解自己這位表兄。很快明白,此時並不是看起來這般。

而這件事背後……

稍微深思,他心中就是一跳。不可避免的開心起來。可緊隨其後的,卻是苦笑。

若太子真的無恙,葉盛時都知道,自己這位皇父卻不知。這裏麵所代表的含義,讓他滿心苦澀。

自己這個父親,的確不稱職。所有兒子都想保住,可偏偏哪個都沒護好。著實諷刺。

罷了,這次,就隨阿熙吧。

朝堂上風起雲湧,不知炸出了多少皇子們隱藏的勢力,都清清楚楚被茂和帝收進眼底。

他這才發現自己這些兒子的手筆之大。這些年,倒是自己小看了他們。

見此,他心中憤怒難言。隻冷眼旁觀。

這一場鬧劇持續了近十天,一眾心裏熱乎,準備在主子麵前表現的人,終於發現了茂和帝態度的不對,逐漸收斂。

幾個皇子也心中揣揣,感覺父皇的態度實在莫測。

正在這時,遠在江南的太子,也敏銳的感覺到該收網了。

他沒再隱藏自己的行跡,終於現身在一眾被駐軍圍堵,卻心懷嘲諷等著背後主子相救的官員身前。

所有人心中一緊,頓時涼了。

他們有過許多堅持和對未來的展望。可那些事情的前提是,太子真的遇害了。

若是沒有,太子活的好好的,那他們就該活不了了。

在這種壓力的迫使下,一個個嘴硬無比的人頓時開了口,道出幕後主使。

可惜,這些人說到底都是小蝦米,就算說出所謂的幕後主使也根本沒有證據。根本不足以為那些皇子定罪。真在朝廷提起來,說不得還會被他們反咬一口,倒太子陷害他們。

葉盛時有些憂心的和陳重熙這般說,陳重熙卻道無礙,“我本就沒指望這次能把他們如何,說實話,能有這麼大的收獲,已經說意外之喜了。”想來,父皇現在也該明白,我那些弟弟都不是省油的燈了。

至於收獲,指的自然是這次朝堂上被炸出來的那些官員們了。

還真是了不得,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皆有擁護者。就連還未及冠的五皇子都不那麼清白。這次五皇子牽扯的人手也是最多的。相比他另幾個兄長,他到底是手段差了些。

葉盛時也聽懂了他的未盡之言,頗感讚同的點了點頭。他看著這樣的陳重熙,恍惚間仿佛看見了去世的開元帝。

說起來,比起父親,陳重熙的心性手腕其實更像他的祖父。

八月中,江南諸事落幕。陳重熙返回京都。

這時候的京都,則正處於波濤洶湧之中。皇子重臣們,都已經收到了太子無恙,折返京都的消息。

霎時間,眾人色變。

之前急於站隊的朝臣們都心中焦灼,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隻好勉強安靜,等待的皇子們的動作,以及……皇上的處置。

諸皇子府,皇子們全都不由失態。

“派人,沿路截殺。”陳重陽掃飛茶盞,任由它落在地上摔得粉碎。心中破釜沉舟,準備拚死一擊。

“收手吧。”陳重明手中一顫,毀了早已擺好的棋局。做出與陳重陽截然不同的選擇,及時收手,開始清掃結尾。

李靈若更是失態,豁然起身,沒了淡然柔美的模樣。花容失色道,“什麼,沒事?”

怎麼會沒事?怎麼可能沒事?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明明前世這個時候,太子早已喪命,連遺體都被拉回了京都。這次到底為什麼會不一樣?

震驚之餘,她更多的卻是事情不在掌握之中的驚恐。

見著李靈若這樣,一直心中壓抑著怒火的陳重明不由一愣。眼神微動上前攬住她的腰肢,柔聲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