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大生卻不肯放棄,仍勸他:“書晴已經失蹤四年多了,生活總要繼續啊。”
宋書明神色堅定:“不找到她,我哪裏還配有什麼生活。”
許大生歎氣,不再勸他,隻將他送出去。
宋書明開車走了十幾分鍾,拿起電話打給阿卡。
響過幾聲才接通,宋書明關切問道:“阿卡,最近新出了一具女屍,你知道嗎?”
電話裏阿卡的聲音很是疲憊:“宋警官,不用了。我已經找到我姐姐了。”
宋書明和阿卡,一個是北京大漢,一個是福建小夥。一個是公安大學畢業的前警察,一個是初中輟學的打工仔,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兩人能認識,還是因為經常在許大生這裏撞見。
宋書明不見了親生妹妹宋書晴四年多,劉阿卡失蹤了親生姐姐劉阿采快三年,兩個人生活背景成長軌跡不盡相同,卻都有那一股子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倔勁頭。尋親尋到最後,總免不了經常來停屍房,認一認那些無人認領的屍體。兩人遇見幾次,聊了幾句,知道彼此境遇相近,很是惺惺相惜了一陣。
此番宋書明聽說阿卡竟然找到姐姐,替他開心之餘不免十分激動,連聲詢問:“怎麼回事?”
阿卡卻不願多說,諱莫如深的樣子。被宋書明問的急了,隻拋下一句話來:“宋隊長,展覽路二條三裏,四樓506,你要想找你妹妹,知情人住在那裏。”
信息給的沒頭沒尾,宋書明卻毫不猶豫,開了車去展覽路二條。
這一片區他並不熟悉,繞遠了路,開到已是傍晚。連問了好幾個人,卻都不知道所謂展覽路二條在哪裏。本來已經打算放棄,轉過彎打算買瓶水,隨口問了問小賣部的老頭,看著也有70多歲,耳聾眼背,找錢的手哆哆嗦嗦,認了半天沒認出錢。宋書明大手一揮不要零錢了,鬼使神差問了一句展覽路二條在哪裏。哪知那老頭竟知道,嘶啞著嗓子說:“展覽路二條,就是老冶金所家屬區。”
宋書明沿著坑窪不平的水泥路往前走,這一片周圍全部被拆遷走建了新的開發區,隻零散分布了幾塊不知什麼原因遺留下的老筒子樓。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樓裏,住的基本都是上了年齡無力搬走的老人,水管破舊,電閘常跳,小區年久失修,壓根談不上什麼居住環境。他眼力不錯,進了樓棟,又拿手機照著昏暗的樓梯爬了五樓。樓梯間角落裏密密散步的黑點都是老鼠遺留下的痕跡,宋書明暗暗皺眉,對住在這裏的人又多了幾分沒來由的懷疑。。
506室在筒子樓最裏麵,整條樓道陰冷安靜,門前連盞燈都沒有,掉漆的大鐵門鏽跡斑斑,很難想象有人居住的痕跡。宋書明幾乎已經不報什麼希望敲了敲門,卻聽吱呀一聲,門開了。
出乎他意料之外,竟然是個二十歲左右的小姑娘,身材單薄幹瘦,穿著一件灰撲撲的舊衛衣,五官疏淡,年齡雖不大,神色卻死氣沉沉,很不起眼的樣子。
許大生卻不肯放棄,仍勸他:“書晴已經失蹤四年多了,生活總要繼續啊。”
宋書明神色堅定:“不找到她,我哪裏還配有什麼生活。”
許大生歎氣,不再勸他,隻將他送出去。
宋書明開車走了十幾分鍾,拿起電話打給阿卡。
響過幾聲才接通,宋書明關切問道:“阿卡,最近新出了一具女屍,你知道嗎?”
電話裏阿卡的聲音很是疲憊:“宋警官,不用了。我已經找到我姐姐了。”
宋書明和阿卡,一個是北京大漢,一個是福建小夥。一個是公安大學畢業的前警察,一個是初中輟學的打工仔,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兩人能認識,還是因為經常在許大生這裏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