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這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國家,是“一個小小的世界”:這個國家的麵積隻有24萬平方公裏,而且是個島國,其任何地方距海洋都不超過120公裏。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國家,在其曆史上的全盛時期,卻統治著世界上人口超過3億、麵積超過900萬平方公裏的版圖,成為“日不落帝國”。
這一個在曆史上曾屢遭外來入侵和征服的國家,卻成為人類曆史上的第一個世界帝國;這一個在文化上頗受諷刺和嘲弄的國家,卻成為對人類文明進程產生最重大影響的國家;這一個不曾有任何政治功業可誇耀的國家,卻成為了現代民主政治的發祥地。這一定是它盜取了宙斯的天火,竊走了波塞冬的金叉,掌握了上帝的密鑰。
提到英國,人們首先想到一些專屬於英國的詞語,比如,英國紳士,這是一個在精神氣質上有類於貴族但在行為規範上又與之有差別的群體,從而有研究者從中提煉出了“紳士道”這樣一個文化概念。再比如,“約翰牛”,這是一個飽經事故又頗有些牛勁的實幹家形象,經過渲染,john bullism從而成為了“英國習氣”或“英國的典型性格”的代稱。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之偉大,總是以其民族精神為支撐的。但,作為一個對世界政治曆史關注比較多的研究者,我始終以為,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之所以偉大,總是以多麵向的民族精神為內涵的。正如中華民族並不隻是勤勞勇敢一樣,英吉利民族也並非僅僅是“紳士道”和“約翰牛”,或者再加上“英國病人”。
如何展現作為“複雜綜合體”的英國精神呢?這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英諺雲:一個英國人,一個呆子;兩個英國人,一場足球;三個英國人,一個不列顛帝國。我以為,把一個個英國的人或事分開來講,難免得到一個呆板的形象。用劇情展示的方式,截取能夠體現英國精神的方方麵麵,以點睛之筆,穿插勾連,形成一幕幕英國精神活劇,讓事實自己說話,讓讀者自家體會,恐怕是展示英國精神的一個比較好的辦法,或許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從三個英國人身上看出一個不列顛帝國。
在英國精神裏麵,有一種強烈的普世主義色彩。大文豪莎士比亞有句名言:僅僅一個人獨善其身,那實在是一種浪費。上天生了我們,是要把我們當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為我們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於沒有一樣。這種普世主義色彩,體現在英國以及英國人的方方麵麵,政治、文化、社會、科學、教育、理性、冒險、事業等等。這種普世主義對於英國精神——英國文明和價值觀——在世界上的廣泛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正在逐步適應一個大國的角色,正在逐步學習成為一個大國。如英國一樣,中國之成為大國,總是以其文化與文明具有足夠的包容性、開放性和多樣性著稱。我想,在中國具備文化與文明的包容性、開放性和多樣性的前提條件裏麵,恐怕離不開向其他國家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學習與借鑒,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國家,可能就是英國。
如果讀了這本書,讀者能夠深刻體會這個被拿破侖蔑稱為“小店主的國家”的民族精神——我肯定這一點,因為這是第一本係統勾繪英國精神的專門書籍——如果對於學習、生活和性情有所助益的話,那麼,我願意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是為序。
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趙海立教授
序:英國精神的多向度審察
任何一個偉大的民族,其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都是多重要素的混合,英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英國是一個歐洲國家,但英國人卻被認為是“特殊的歐洲人”,盡管與歐洲大陸僅有一水之隔,但英國人和“大陸人”的區別,卻實在是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和法國人、意大利人比起來,英國人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的敬業、負責的精神;和嚴謹、刻板、理性的北歐人、德國人比起來,英國人卻在保守中充滿冒險精神,在嚴謹中不乏幽默機智,在倔強中充滿靈活變通。實際上,英國人以及背後所體現的英國精神,給人們的印象是多重的:保守的英國人,倔強的英國人,獨特的英國人,嚴謹的英國人,幽默的英國人,乏味的英國人等等。
英國人有個集體的綽號,叫“約翰牛”,如同美國人的綽號叫“山姆大叔”一樣,這是一個混合著褒義與貶義,且充滿複雜民族性格特點的語詞。1712年,英國作家約翰?阿布什諾特寫了一本書,書名是《約翰牛的曆史》,在書中他把英吉利民族人格化為一個叫做“約翰牛”的人物,這個矮胖的農民,喜歡虛張聲勢,很執拗,但心地善良。經過廣泛的流創,約翰牛就成了英國人的代名詞。當人們叫這個綽號的時候,難免有點調侃和不敬的味道,多半是形容英國人的傲慢和固執。但是,英國人卻把“約翰牛”這一綽號看作是對他們性格特征的恰當概括,言語之中不乏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