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楠想,真是好事連連了,昨晚不僅自己一連睡了兩個女人,豔福齊天,而且命運又發生了重大轉折,又要當副縣長了。不料,就在超市的另一角,孫丫丫瞥見了葉兆楠同李靜嫻勾肩搭背的一幕。一麵對著縣電視台女記者小龐的鏡頭,在小龐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忽閃下,副縣長葉兆楠突然想起了他當年和現在的老婆李靜嫻好起來的那一幕。
那時,葉兆楠在唐都市委辦公室當副書記齊青雲的隨行秘書,李靜嫻是市電視台的記者。按說,一個小秘書和一個女記者一般不會產生什麼風流韻事兒,二者之間既存在著某種聯係,又有相當大的差距。在許多人眼裏,女記者鏡頭對準的是領導,眼睛盯的也是領導。領導在一大群陪伴、隨員的簇擁下,往往不經意地掠過攝像機鏡頭,掃一眼不住地向後倒退的女記者,看到小女孩頭上冒出的細細的香汗,立刻就會精神煥發,神采奕奕,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指點江山,異常亢奮。到了車上,領導放鬆神經時,或者輕鬆地撫摸一下女記者的頭部,或者拍拍女記者的肩膀,順口說一句“小×不錯,不錯”,這女記者便會羞怯和幸福交織,臉上泛出紅霞,靦腆地一笑,心理上或者身體上馬上傾向了領導一些。在車上這四個人,層次是分明的,領導居長,女記者居次,司機居三,秘書退到了極其次要的地位。司機不動聲色地駕駛車輛,秘書則像老和尚入定一般,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和司機一樣,盯著正前方的道路,甚至連路旁的景色都忽略掉了,哪敢扭身關注後邊的細節?
世界上就是有這樣的巧事兒,巧就巧在市電視台還有三個如同李靜嫻這樣的如花似玉的女記者,巧就巧在李靜嫻是最後一個進入市電視台工作的小女孩,資曆淺,不能與那三個資深一點的同行爭鋒。她們一個是常隨市委書記的,一個是緊跟市長的,一個是伴隨常務副書記的,隻有李靜嫻巧就巧在分配陪同抓宣傳工作的市委副書記齊青雲,巧就巧在齊青雲是個女領導,齊書記又對此並不介意,從來沒有要求電視台領導調換一個男記者。這樣一來,李靜嫻獲得領導器重的幸福機會少了些,葉兆楠與李靜嫻接觸的空間就相對多了些。他們一行人在一起時,葉兆楠不僅要給齊書記端茶杯、夾公文包、開車門,有時還幫助李靜嫻提提攝像器材,讓跑得嬌喘微微的李靜嫻好生感激。感情就如同大冬天不時飄落的雪花,漸漸地累積起來,暗合了量變引起質變的哲學規律。
其實,並不是電視台的領導是“花癡”,專門挑選幾個漂亮的女記者跟隨市委、市政府領導,而是領導善於用人,會來事兒。市電視台的一群記者,不像更高級的電視台裏的工作人員,分工相對明細一些,他們是集攝像和采寫新聞於一體的,大家戲稱“跑單幫的”。他們除非排在當日值班,必須到台裏去以外,上班時間一般不固定,有的上班就像打仗一樣,風風火火背上攝像機就走了;有的在頭天晚上,提前就把工具帶上,直接參與第二天的行動。你要是偶爾到電視台去找某一位記者,他不在,你隻要查一查當天的值班調度表,就可以大體知道這位記者所處的位置。比較有名氣的幾個大記者,並不會為不能跟隨市裏主要領導而心生怨氣,因為有許多重大新聞還得依靠他們。平時,顛顛地跟在領導屁股後跑,到縣到局、上山下鄉收錄領導的活動鏡頭,實在是又苦又累的差事,對於他們來說,跟不跟都無所謂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格局,市裏排在前邊的幾個主要領導,一有行動,這幾個女記者如同蝶戀花似的如影隨形,半個身子就是“兩辦”的。市電視台因此也得到了上級領導更多的眷顧,資金渠道相對寬泛。最讓各縣市區和局委領導們關注的是,有兩次新市委書記更換之前,市電視台的一個主要領導得到了提拔重用,另一個正好享受到了電視台升格的待遇,率先成為正處級的幹部,其他幾個副職也通過七研究八考核逐步升成了副處級。
在這種情況下,市委、市政府幾個主要領導的隨行秘書和隨行記者,相互都很默契,溝通自然而然就隨便和頻繁。葉兆楠和李靜嫻常常跟著齊書記,慢慢地產生了心的交流和愛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