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還情、報恩、走天下》(1 / 2)

其實二哥這兩年的心態很偏激,巨大的負債壓力之下,讓他的情緒無時無刻都處在即將崩潰的邊緣。媽媽在店裏幫忙時他會因為媽媽不識字而偏執到想要抓狂,從心裏責怪媽媽為什麼當年不能多識幾個字,但凡她能多讀點書,自己也不至於無時無刻都要守在店裏,抽不開身。

今年認字的爸爸來代替了媽媽,二哥卻沒有預料到爸爸竟然比媽媽也好不到哪裏去。年僅50多歲的父親,在木匠廠裏對所有的東西都爛熟於心,但是二哥沒想到離開他工作了半輩子的圈子,父親對於一切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會如此之慢。

二哥已經手把手教了三個月的流程,父親依然不會登陸外賣平台APP,初中畢業的他已經忘記了拚音怎麼拚,每次店裏的接單設備斷掉他都會不斷地求助二哥,每次客戶的在練聯係,他隻會看卻不會回答,哪怕是把鍵盤調整成了手寫輸入依然回複不了。更讓二哥無語的是,為了不斷的根據市場反饋調整產品信息時,他總會第一時間表達自己做不了的態度,這讓二哥在心裏無數次的對他怒吼。

“我今天要去較遠的市場進貨,你去海鮮市場買個冷凍蝦”

“海鮮市場在哪?我不認識,你自己去買吧”

“就在你每次去店裏經過的路邊,不認識嗎”

“今天你去菜市場買個牛油果,就在你每天買菜的隔壁水果攤”

“我哪會買呀,我不會挑,你去吧”

“牛油果都用了三四個月了,你不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嗎?和買蘋果有什麼區別”

……類似的情景幾乎每天都會發生。

雖然二哥心裏很清楚,父母把自己撫養長大就已經是天大的恩澤了,別說還要幫助自己照顧孩子,就算是不幫著看店也是天經地義。但是二哥依然會在心裏不知足的埋怨他們在自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幫不上忙。

這也許就是中國式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吧。

但是即使再埋怨,二哥書桌抽屜裏的本子上依然清清楚楚的記著從高中畢業開始,二哥花費的父母的每一分錢;即使與前妻再無可能,二哥依然想著等自己走出困境時,幫她把房貸還掉,與感情無關,就是單純的因為她是孩子媽媽,她過得舒心了,小可樂也會開心。還有這兩年幫助自己的兄弟們,如果有一天自己有能力回報時,一定傾我所有,盡我所能。

兒子又想吃甜甜圈了,還給二哥兩個選擇:要麼吃一塊芝士蛋糕,要麼吃巧克力口味的甜甜圈,這一套一套的小心思搞得二哥措手不及。

買完甜甜圈付款時,隨著手機掉出來一張彩票。那天差點被撞的下午因為在朋友圈大家“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呼喊聲而順手買來的一張彩票,二哥覺得自己都有些魔怔,要不然怎麼可能會把翻身的希望寄托在這種億萬分之一可能性上。

反正都買了,就去不遠處的自助兌獎機器上試試運氣,反正以往最多也就5塊錢,就當免費請二哥吃甜甜圈了。

“320萬!!!”直勾勾的看著彩票上兌獎後的認證數字,二哥覺得自己血壓都在飆升。這怎麼可能呢?真的是時來運轉嗎?經過了短暫的激動之後,二哥很快平複好了自己的情緒,畢竟這兩年遇到的事情太多了,沒拿到手的錢就不是自己的錢,而且還有巨額負債。

財不外露是人人都懂的道理。所以二哥一直到領完240多萬的稅後獎金也沒跟任何人提過或者顯露過什麼。

還完了所有信用卡58萬的負債和花唄的2.1萬,還唄的5.6萬,還完了兄弟們的4萬。然後把卡都減掉了,二哥告訴自己從此不再使用任何的透支型消費方式,這兩年的教訓絕不能再重演。然後還完了哥哥這兩年陸續借給在自己的8萬,又父親卡裏打了30萬,本來是想要把父母的債全部還完的,但是知道父母肯定不會要,所以隻給了30萬,主要是讓他們心安,從此不再為自己擔心。